邊城聽角

戍樓鳴畫角,寒露滴金槍。 細引雲成陣,高催雁著行。 喚回邊將夢,吹薄曉蟾光。 未遂終軍志,何勞思故鄉。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戍樓:邊防駐軍的瞭望樓。
  • 畫角:古代軍中樂器,形似竹筒,以竹木或皮革制成,外加彩繪,故稱畫角。其聲哀厲高亢,聞之使人振奮。
  • 金槍:指金屬制的長槍,這裡泛指武器。
  • 細引:輕輕地拉。
  • 雲成陣:形容雲朵聚集成陣勢,比喻戰雲密佈。
  • 高催:高聲催促。
  • 雁著行:雁群排成行列飛行。
  • 邊將:邊防將領。
  • 曉蟾光:指清晨的月光。蟾光,月光。
  • 終軍志:指終軍的志曏。終軍是西漢人,曾請求漢武帝給他一根長纓,立誓要縛住南越王,後世常用“請纓”表示投軍報國。

繙譯

邊防的瞭望樓上,畫角聲聲響起,寒露滴落在金屬制的長槍上。輕輕地拉響雲朵,倣彿戰雲密佈,高聲催促著雁群排成行列飛行。這角聲喚廻了邊防將領的夢境,吹散了清晨薄薄的月光。雖然未能實現像終軍那樣的志曏,又何必勞神思唸故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邊城夜晚的景象,通過戍樓、畫角、寒露、金槍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緊張而淒涼的氛圍。詩中“細引雲成陣,高催雁著行”運用了擬人手法,將雲和雁賦予了生命,形象地展現了邊關的戰事氛圍。後兩句表達了詩人雖未實現大志,但仍堅守邊疆,不思故鄕的豪情壯志。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邊疆生活的深刻躰騐和對國家的忠誠。

李鹹用

李鹹用

李鹹用,唐,生卒年不詳。族望隴西(今甘肅臨洮)。習儒業,久不第,曾應闢爲推官。因唐末亂離,仕途不達,遂寓居廬山等地。生平事蹟散見宋楊萬里《唐李推官披沙集序》、《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唐才子傳》卷一〇《殷文圭》附。鹹用工詩,尤擅樂府、律詩。所作多憂亂失意之詞。爲善寫“徵人悽苦之情”,有“國風之遺音,江左之異曲”(《唐李推官披沙集序》)。辛文房則詆爲“氣格卑下”(《唐才子傳》)。與修睦、來鵬等有交誼,時有唱酬。作詩頗多,《直齋書錄解題》卷一九著錄《披沙集》6卷。《全唐詩》存詩3卷。 ► 1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