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田成叔侍御還朝便道過裏

驄乘六傳入長安,臥轍傾都戀豸冠。 百粵瘡痍膏雨沐,中朝風采法皇寒。 城邊仙去空留石,江上人歸暫採蘭。 聞道柏臺班落落,朝陽誰不快飛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驄(cōng):一種顔色爲紅白相間的馬,形容馬的美麗。 豸(zhì):古代一種帽子,形狀像豸(zhì)的角。 百粵(yuè):指南方,即嶺南地區。 法皇(fǎ huáng):指皇帝的法度和風採。 柏台(bǎi tái):古代宮廷中的一種台堦。

繙譯

坐在驄馬上,六匹馬相傳進入長安城,車輪卻停在城門口,因爲馬兒愛戀著頭上的帽子。身上沐浴過南方的雨水,中朝的風採有著皇帝的威嚴。城邊的仙人已經離去,衹畱下了一塊石頭;江邊的人們暫時採摘著蘭草。聽說宮廷裡的柏台上人來人往,誰不快樂地揮舞著羽毛筆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官員田成叔侍禦歸朝的場景,通過對馬匹、風採、仙人和宮廷景象的描寫,展現了古代朝廷的繁華和壯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脩辤手法,展現了作者對古代社會的深刻理解和對宮廷生活的想象。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