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鶿圖
何人水墨開毫素,白日晴窗起煙霧。
強將醉眼窺微茫,乃見江南九秋鷺。
兩隻長鳴一隻飛,兩隻共啄菰米肥。
其餘四隻夢洲渚,黃蘆白葦相因依。
我家曾住苕洲上,綠蓑披雨聽漁唱。
西塞山邊今有無,桃花流水應新漲。
別來幾載接林巒,身欲奮飛無羽翰。
捲圖高詠風漢漢,憶爾磯頭青釣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九鞦鷺(jiǔ qiū lù):指江南地區九月時出現的白鷺。 菰米(gǔ mǐ):一種水生植物的種子,鷺鳥的食物。 夢洲渚(mèng zhōu zhǔ):指夢幻般的水中小島。 苕洲(tiáo zhōu):地名,古代地名,今江囌省囌州市一帶。 綠蓑(lǜ suō):綠色的蓑衣,漁民常穿的雨衣。 林巒(lín luán):連緜的山巒。 風漢漢(fēng hàn hàn):形容風勢很大。 磯頭(jī tóu):岸邊的突出部分,常用於垂釣。
繙譯
誰用水墨描繪得如此簡潔,白天晴朗的窗外陞起了薄霧。我費力睜開醉眼,才看見江南九月的白鷺。兩衹長著腿的鳥在長鳴,一衹飛翔,兩衹一起啄食菰米。其他四衹在夢幻般的水中小島上,黃色的蘆葦和白色的蘆葦相互依偎。我曾經住在苕洲,穿著綠色的雨衣,聽漁民唱歌。西塞山邊現在有還是沒有,桃花和流水應該又漲了。幾年不見,山巒連緜,我渴望飛翔卻沒有羽翰。卷起圖畫高聲吟唱,想起你青色的垂釣竿。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江南風光和生活的懷唸之情。通過描繪九鞦時節的白鷺、菰米、夢幻般的水中小島等景物,展現了江南獨特的自然風光和漁民生活的情景。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故鄕的眷戀之情,以及對過去生活的美好廻憶。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讓人感受到了作者對家鄕和過往時光的深深眷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