擬古十四首

我本賤貧者,棲棲在蓬茨。 蓬茨何所樂,吾心自孳孳。 人言青山巔,玉髓閟在斯。 服食仙立成,深慚稟凡姿。 何如任其性,雋味古文辭。 仰止曲肱叟,舍此吾誰師。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蓬茨(péng cí):指簡陋的房屋。
  • 孳孳(zī zī):勤勉的樣子。
  • 玉髓(yù suǐ):傳說中一種珍貴的寶石。
  • (bì):閉塞、隱蔽。
  • 仙立(xiān lì):指仙人的身份地位。
  • 深慚(shēn cán):深感慚愧。
  • 稟凡姿(bǐng fán zī):擁有凡人的容貌。

翻譯

我原本是一個貧窮卑微的人,居住在簡陋的房屋裏。這簡陋的房屋有什麼樂趣,但我的內心卻充滿勤勉。人們說青山之巔有珍貴的寶石,我卻在這裏閉塞隱匿。雖然吃着仙人的食物,卻深感自己只是凡人。何不隨性而行,品味古代文辭。仰望着彎曲的老人臂膀,若不追隨他,我又該向誰學習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作者對自身貧困的深刻體驗,同時對古代文學的嚮往和對自我價值的思考。通過對比貧賤與仙人之間的差距,表現了作者內心的矛盾和追求。作者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對於人生境遇的思考,展現了一種對於內心追求的堅定和對於現實的反思。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