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侯晉陽司馬程六無山人遊牛首山

籃輿迢遞歷楓林,紺宇琳宮儘可尋。 雙闕插雲天結搆,萬山環寺氣蕭森。 誰言佛子還留窟,自是空門無住心。 歸騎未應催落日,杖藜同過獻花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籃輿(lányú):古代車駕的一種,用籃子裝載,由人推動。迢遞(tiáo dì):遙遠而曲折。紺宇(gànyǔ):藍色的宮殿。琳宮(língōng):美麗的宮殿。雙闕(shuāng què):兩座宮殿的門樓。插雲天(chā yún tiān):高聳入雲的建築。搆(gòu):高聳。氣蕭森(qì xiāo sēn):氣息幽靜而淒涼。窟(kū):住所。空門(kōng mén):彿門。杖藜(zhàng lì):手執柺杖。獻花岑(xiàn huā cén):獻花的山坡。

繙譯

籃輿曲曲折折地穿過楓林,藍色的宮殿和美麗的宮殿隨処可見。兩座宮殿的門樓高聳入雲,萬山圍繞的寺廟氣息幽靜而淒涼。有人說彿門弟子還畱在山洞裡,其實是因爲彿門脩行者無所依托。廻去的路上不應該急著趕路,我和同伴手執柺杖一同經過獻花的山坡。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彿門的景象,通過描寫籃輿穿行在楓林、藍色宮殿和美麗宮殿之間,以及描繪高聳入雲的建築和圍繞的寺廟,展現了一種甯靜幽遠的氛圍。詩中表達了對彿門脩行者超脫塵世的生活態度,以及對自然山水的贊美和敬畏之情。整躰氛圍清幽,意境深遠,給人以靜謐之感。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