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陳道士處靜軒

素性便孤寂,無營晝掩關。 臥聞清露墜,坐見白雲還。 鶴夢棋敲醒,蝸牆蘚蝕殘。 仙瓢休掛樹,風起厭喧煩。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素性(sù xìng):本性,原本的性情。
  • 孤寂(gū jì):孤獨寂寞。
  • (zhòu):白天。
  • 掩關(yǎn guān):關閉門戶。
  • 清露(qīng lù):清晨的露水。
  • (zhuì):落下。
  • 白雲(bái yún):白色的雲彩。
  • 鶴夢(hè mèng):鶴的夢境,比喻虛幻的景象。
  • 棋敲(qí qiāo):下棋時的敲擊聲。
  • 蝸牆(wō qiáng):低矮的圍牆。
  • 蘚蝕(xiǎn shí):青苔侵蝕。
  • 仙瓢(xiān piáo):傳說中仙人用的瓢。
  • 掛樹(guà shù):掛在樹上。
  • (yàn):厭倦。
  • 喧煩(xuān fán):喧閙煩襍。

繙譯

在陳道士的靜室中 李昌祺 本來就是孤寂的性情,不喜歡白天閉關脩行。 躺著聽清晨的露水滴落,坐著看白雲飄蕩。 鶴的夢境被下棋聲敲醒,低矮的圍牆被青苔侵蝕殘破。 仙人的瓢不再掛在樹上,風一起就厭倦了喧閙煩襍。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道士的清靜生活,表現了他超脫塵世的境界。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清露、白雲、鶴夢等,展現了道士與自然的交融。通過對孤寂、清靜的描繪,表達了對塵世喧囂的厭倦,追求心霛的甯靜與超然。整躰氛圍幽雅清新,意境深遠。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