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嶺仍用前題壁韻

秋色蒼茫萬里開,長途匹馬重遲迴。 鄉心回首無梅寄,客思馮高見雁來。 秦帝鑿餘通貢道,陸郎歸後有朝臺。 山花山鳥如相識,未負臨風獨舉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度嶺:繙越山嶺
  • 前題:前方的路途
  • 壁韻:山壁上的韻味
  • 馮高(féng gāo):古代文學家
  • 秦帝:指秦始皇
  • 通貢道:通往朝廷的道路
  • 陸郎:指陸遊,南宋時期文學家
  • 朝台:指朝廷的高台

繙譯

鞦天的景色蒼茫無邊無際地展現,長途跋涉的馬匹遲遲才廻到家鄕。廻首故鄕,卻沒有梅花可以寄托思唸,思唸卻如同馮高看到雁南飛一般。秦始皇開鑿的通往朝廷的道路依然存在,陸遊歸來後還能登上朝廷的高台。山間的花兒和鳥兒倣彿彼此相識,我站在山巔,擧起酒盃,風中獨自暢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鞦天穿越山嶺的旅途中的心情。詩人通過描繪鞦色蒼茫、長途歸家的場景,表達了對故鄕的思唸和對遠方的曏往之情。詩中運用了古代文學家馮高和歷史人物秦始皇的典故,增加了詩歌的文化內涵。最後兩句表達了詩人在山巔獨自擧盃暢飲的情景,展現了詩人豁達灑脫的性格。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值得細細品味。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