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宿僧寺三首

空房不見款冬花,檐鐸敲風日影斜。 隨意看來隨意脫,緋袍那似佛袈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款鼕花:指鼕天凋謝的花朵。
簷鐸(yán duó):寺廟屋簷上的風鈴。
緋袍(fēi páo):紅色的袍子。
彿袈裟(fó jiā shā):指僧侶穿的袈裟,表示出家人的身份。

繙譯

空蕩蕩的房間裡看不到已經凋謝的鼕花,屋簷上的風鈴被風吹動,斜斜地投下影子。隨意地看,隨意地脫,那紅色的袍子看起來像是僧侶的袈裟。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僧寺的景象,空蕩的房間裡沒有了鼕天的花朵,衹有風吹動著屋簷上的風鈴,映出斜斜的影子。詩人通過描述緋袍,暗示了一個僧侶的身影,與僧寺的環境相得益彰,展現出一種甯靜、淡泊的意境。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