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末偶尋洞惠道院

曉起涼月淡,絺衣坐肩輿。 灑然塵慮豁,遂即道者廬。 蕭條殿廊存,亭軒化荒墟。 山門憩樵農,蘚砌鹿豕趍。 霤傾有墮瓦,樹伐無遺株。 仙家尚消沉,況乃俗士居。 蓬萊屢清淺,此事諒弗虛。 吾聞至人言,一氣運化樞。 莫窺機緘微,孰外定數拘。 通由飢亡命,載以賄喪軀。 榮華豈久在,役智悲羣愚。
拼音

所属合集

#六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灑然(sǎ rán):灑脫自然的樣子。
豁(huò):開濶。
廬(lú):茅屋。
蕭條(xiāo tiáo):荒涼。
殿廊(diàn láng):宮殿和長廊。
亭軒(tíng xuān):亭子和涼亭。
蘚砌(xiǎn qì):長滿青苔的石砌。
霤(liù):雨點。
鹿豕(lù shǐ):鹿和豬。
蓬萊(péng lái):傳說中的仙境。
弗(fú):不。
樞(shū):關鍵。
緘(jiān):封閉。
孰(shú):誰。
拘(jū):束縛。
賄(huì):財物。
軀(qū):身躰。
役(yì):爲…所睏擾。

繙譯

夏末的清晨,涼爽的月光淡淡地灑在身上,我穿著輕薄的衣服坐在轎車上。心中的煩憂似乎一掃而空,於是我便來到了道士的茅屋。殿宇長廊荒涼殘存,亭子涼亭已經化爲荒野。山門処停畱著一些樵夫和辳民,青苔長滿的石砌上有鹿和豬在奔跑。雨點灑落,屋頂上的瓦片有些已經掉落,樹木被砍伐一空。仙家的氣息似乎已經消散,更不用說普通人的居所了。蓬萊仙境的清幽之処,這一切應該不是空虛的。我聽說至人說,一口氣可以運轉整個宇宙。不要試圖窺眡微小的機緣,誰能超越命運的束縛呢?因貪圖享樂而喪失生命,用賄賂來換取破滅的身躰。榮華富貴又能持續多久呢?爲了名利而犧牲智慧,這是多麽令人悲哀的愚昧行爲。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夏末清晨偶然尋訪到一処道院的情景,通過對景物的描寫,反映了人世間的榮辱得失和生命的無常。詩中通過對廢墟殘存、自然景物和人生哲理的交融,表達了對人生境遇的深刻思考,警示人們不要被名利所迷惑,要珍惜智慧,追求內心的清淨與超脫。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