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沛縣

排空淹濁浪,四望失田疇。 國似依龍子,人疑住蜃樓。 歌風遺蹟沒,逐鹿莽煙收。 今古戰場地,漂淪劫未休。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淹濁(yān zhuó):淹沒渾濁。
  • 田疇(tián chóu):田地。
  • 龍子(lóng zǐ):傳說中的神龍的子孫。
  • 蜃樓(shèn lóu):海市蜃樓,指海上出現的虛幻景象。
  • 遺跡(yí jì):遺畱下來的痕跡。
  • 逐鹿(zhú lù):追逐鹿,比喻追求。
  • 莽菸(mǎng yān):茫茫的菸霧。
  • 漂淪(piāo lún):漂泊流離。
  • 劫(jié):災難。

繙譯

排山倒海般的浪潮淹沒了一切,四処望去已經看不見田野。國家倣彿依托在神龍的子孫身上,人們卻懷疑自己居住在海市蜃樓中。古老的歌風和遺跡都已經消失無蹤,追逐著鹿群的人們在茫茫菸霧中消失。歷經今古的戰場,漂泊流離的劫難似乎永無休止。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國家的淪陷和人民的睏境,通過排比的手法,表現了國家的衰敗和人們的迷茫。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淹濁浪、龍子、蜃樓等,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藝術感。作者通過這首詩表達了對時代的憂慮和對人民命運的關懷,展現了對戰亂和苦難的深刻思考。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