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人夢吉輓詩十韻
鄉選聯科目,儒官領縉紳。
橫經數十載,負笈二千人。
業與河汾並,名將稷下鄰。
繡衣徒薦剡,朱紱懶縈身。
踐履追前輩,光輝振後塵。
丹丘鳴鳳下,滄海泛鷗馴。
宿草經長夜,飛花落晚春。
泗山環馬鬣,鯉水戲魚鱗。
最憶凝熙諡,還勝貞曜倫。
斯文日陵替,執筆爲酸辛。
拼音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鄉選:鄉試,科舉制度中的一種考試方式,選拔地方官員。
縉紳(jìn shēn):指地方上的貴族或官員。
負笈(fù jí):揹負書包,指遠行求學。
稷下(jì xià):指孔子的學校,也泛指學府。
剡(yǎn):古代地名,今浙江紹興。
朱紱(zhū fú):古代官服,硃色的綬帶。
丹丘(dān qiū):古地名,今山東臨淄。
鳴鳳(míng fèng):鳳凰鳴叫,比喻有才華的人得到重用。
滄海(cāng hǎi):遼闊的大海。
泗山(sì shān):古地名,今安徽泗縣。
馬鬣(mǎ lì):馬頸上的長毛。
鯉水(lǐ shuǐ):指有很多鯉魚的水域。
凝熙(níng xī):凝聚光輝。
貞曜(zhēn yào):貞明耀眼。
斯文(sī wén):指古代的文化風尚。
陵替(líng tì):逐漸消逝。
酸辛(suān xīn):苦澀辛苦。
翻譯
鄉試選拔科目,儒官領受地方貴族官員。
歷經數十載,揹負書包求學兩千人。
事業與河汾並列,名聲如同稷下鄰里。
華麗衣裳徒被推薦剡地,紅色綬帶懶散纏身。
腳步踏着前輩的足跡,光芒振奮後人的塵埃。
在丹丘鳳凰鳴叫下降臨,在遼闊的大海上漂泊馴順的海鷗。
夜晚草地經歷漫長,春天飛花飄落。
泗山環繞着馬頸上的長毛,鯉魚在水中嬉戲。
最懷念凝聚光輝的稱號,勝過貞明耀眼的倫比。
這種文化風尚日漸消逝,拿起筆寫下的卻是苦澀辛苦。
賞析
這首詩以古代科舉考試爲背景,描述了一位經歷多年求學之路的士子的心路歷程。詩人通過描繪士子的奮鬥歷程,展現了他們對學業的執着追求和對前人的敬仰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比喻和意象,表達了士子們在求學路上所經歷的艱辛和堅持不懈的精神。整首詩意境深遠,表達了對傳統文化的懷念和對時代變遷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