賀黃太翁得旨俞玉崙先生歸省兼詔存問

盛世從來多瑞應,河清璽現鳳來儀。 何如黃考承恩日,正是青宮錫慶時。 大藥不燒方士鼎,初筵曾賦衛公詩。 稱觴更念調羨事,肯負蒲輪趣召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黃太翁:指黃庭堅,北宋著名文學家。 俞玉崙:明代文學家。 盛世:繁榮昌盛的時代。 瑞應:吉祥的征兆。 河清璽:指皇帝的禦璽。 鳳來儀:鳳凰降臨的儀態。 黃考:指皇帝。 青宮:皇帝的宮殿。 錫慶:賜予慶祝。 大葯不燒方士鼎:指不需要燒大葯爐來鍊丹的方士。 初筵:初次設宴。 衛公:指衛玠,唐代文學家。 稱觴:擧盃祝酒。 調羨:調侃羨慕。 蒲輪:古代傳說中的神仙。

繙譯

盛世裡常常會有吉祥的征兆,皇帝的禦璽展現出鳳凰降臨的儀態。黃庭堅承受著皇帝的恩寵,此時正值皇帝在青宮賜予慶祝的時刻。無需燒制大葯爐來鍊丹的方士,他曾在初次設宴時賦詩給衛玠。擧盃祝酒時,更多地是調侃羨慕的事情,他願意放下蒲輪,前去應召。

賞析

這首詩是李孫宸爲黃庭堅所作,贊頌了黃庭堅在盛世之中得到皇帝的恩寵和賞識,享受著榮華富貴的生活。詩中運用了古代文人常用的典故和意象,表達了對黃庭堅的敬仰和羨慕之情,展現了儅時文人士大夫對黃庭堅的推崇和仰慕。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