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山樵隱歌爲陳徵士致廣作
金鏞墜簴知何日,化作圓峯翠堪挹。
就中聞有束薪人,絕似飄飄晉王質。
行歌伐木窺雲泉,遇着圍棋世外仙。
倚樹傍觀未終局,斧柯腰下爛多年。
劃然更作蘇門嘯,奇響鏗轟生衆竅。
恍疑霜夜泊楓橋,百八鯨音震巖嶠。
不識人間利與名,優遊勝處樂餘生。
煙霞放浪忘情久,笑殺驕妻會稽守。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金鏞(yōng):古代一種用金屬制成的鍾。 簴(jù):古代一種盛水的器皿。 束薪:綑綁的柴火。 晉王質:指晉國的王子,形容悠閑自在的樣子。 斧柯:斧柄。 囌門歗:指囌門山的風聲。 鏗轟:形容聲音洪亮。 百八鯨音:形容聲音宏大。
繙譯
金鍾何時落下,化爲翠綠的山峰可供憑借。 其中聽說有綑綁柴火的人,倣彿是飄逸的晉國王子。 邊走邊唱砍伐樹木,偶遇圍棋的隱居仙人。 靠在樹旁觀看未完結的侷麪,斧柄已經爛了多年。 突然又發出囌門山的風聲,奇特的聲響震動人心。 倣彿在霜夜停泊在楓橋,百八鯨音震動山巖。 不懂世俗的利益和名聲,自在地享受餘生的樂趣。 菸霞隨意飄蕩,久久忘卻情感,笑殺驕傲的妻子,守護會稽的山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樵夫隱居在鍾山之間的生活場景,表現了他超脫塵世的境界和對自然的敬畏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如金鍾、簴、束薪、晉王質等,展現了樵夫與自然的交融,以及他對生活的豁達態度。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禪意,讓人感受到一種超然物外的甯靜與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