煮豆酌白酒歌戊戌前作

· 李昱
煮豆酌白酒,豆肥酒氣溫。相對二三子,其樂難具論。 君不見曉來雨過東家村,叢叢豆莢生籬根。阿翁提籃跣雙足,採摘採摘呼諸孫。 歸來笑指老瓦盆,酒波猶帶新糟渾。田家酒具如窪尊,一椀入口春無痕。 兩椀三椀鯨濤奔,四椀五椀和江吞。須臾飲至百十椀,眼花耳熱低乾坤。 憶昨豺虎如雲屯,旌旗滿目煙塵昏。殺人如麻血成海,十室九家無一存。 大臣自合死社稷,況叨厚祿承君恩。近聞省府日筵宴,椎牛宰馬齊昆崙。 吾徒布衣在草野,憂心惻惻懷至尊。嗚呼蕭艾滿城邑,馨香不數蘭與蓀。 呼童煮豆復進酒,呼兒爲我關柴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煮豆酌白酒(zhǔ dòu zhuó bái jiǔ):煮豆喝白酒,煮熟的豆子散發出酒的香氣。
戊戌(wù xū):農曆年份的記年法之一。
叢叢(cóng cóng):茂密的樣子。
籬根(lí gēn):籬笆的根部。
阿翁(ā wēng):老人的尊稱。
提籃跣雙足(tí lán xiǎn shuāng zú):提着籃子,赤着雙腳。
窪尊(wā zūn):形狀像窪的酒杯。
鯨濤(jīng tāo):洶涌的海浪。
和江(hè jiāng):指與江水融合。
低乾坤(dī qián kūn):形容醉得天旋地轉。
豺虎如雲屯(chái hǔ rú yún tún):豺狼和老虎如同烏雲般聚集。
旌旗(jīng qí):旗幟。
昆崙(kūn lún):指崑崙山。
蕭艾(xiāo ài):指古代的兩位名將。
蘭與蓀(lán yǔ sūn):蘭花和蓀草,指珍貴的香草。

翻譯

煮豆喝白酒,豆子煮熟了,酒的香氣撲鼻而來。和兩三位朋友相聚,這種快樂難以言表。
你是否看見清晨雨過東家村,一叢叢豆莢生長在籬笆根部。老人提着籃子,赤着雙腳,採摘着豆子,呼喚着孫子們。
回家後笑着指着舊瓦盆,酒杯裏還殘留着新酒的渾濁。農家的酒器如同窪杯,一口喝下去,春天的味道無處不在。
一碗又一碗,彷彿洶涌的海浪,四碗五碗,像是與江水融爲一體。不一會兒,喝到百十碗,眼花耳熱,彷彿置身於天地之間。
回憶昔日,豺狼和老虎如同烏雲般聚集,旌旗滿目,煙塵瀰漫。殺戮如麻,鮮血匯成海洋,十室九空,無一家庭倖存。
大臣們爲了社稷自盡,更何況受恩寵的臣子。最近聽聞省府上的宴會,椎牛宰馬,奢華無比。而我們這些平民百姓在草野上,憂心忡忡,心懷至尊。
唉呀,蕭艾充斥整個城邑,馨香的蘭花和蓀草稀少。呼喚孩童煮豆,再倒一杯酒,呼喚孩子們爲我關上柴門。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一幅農家生活和亂世滄桑的對比畫面。詩人通過煮豆酌酒的平凡場景,展現了農家的樸實生活和快樂。然而,詩中也交織着對亂世的描寫,描述了戰亂帶來的慘狀和社會動盪。通過對比,詩人表達了對和平安寧的嚮往和對亂世的深切憂慮,展現了對現實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單的生活場景,展現了複雜的人生百態。

李昱

元太原榆次人,字仲明,號中和。至元三年闢爲四川行省員外郎,九年改東川順慶宣課大使。官至成都防城總管。卒諡忠敏。 ► 48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