泊祁陽縣

峭壁懸崖百轉灘,奔流砥石響潺湲。 驛徵遙指天邊樹,詩境頻看雨後山。 香稻垂花當夏熟,芰荷折柄近秋殘。 自憐不及澄潭水,靜照孤雲野鶴還。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祁陽縣:古代地名,今湖南省祁陽縣。
  • 峭壁(qiào bì):陡峭的山壁。
  • 懸崖(xuán yá):懸垂的山崖。
  • :水邊的平地。
  • 砥石(dǐ shí):磨刀用的石頭。
  • 潺湲(chuán yuán):水流的聲音。
  • :古代供驛馬更換的地方。
  • :旅行。
  • 詩境:如詩如畫的景色。
  • 香稻:指成熟的稻子。
  • 芰荷(jì hé):芰荷花,即菖蒲。
  • :植物的莖。
  • 澄潭(chéng tán):清澈的水潭。
  • 靜照:安靜地映照。
  • 孤雲:孤立的雲。

翻譯

停泊在祁陽縣 [明]李昌祺 陡峭的山壁上掛着懸崖,水流奔涌,磨刀用的石頭髮出潺潺的聲音。 驛站遙指着天邊的樹,景色如詩如畫,常常看到雨後的山景。 成熟的稻子垂下花穗,菖蒲的莖近在秋天凋零。 自憐不如清澈的水潭,安靜地映照着孤立的雲和野鶴歸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祁陽縣的景色,通過描寫峭壁懸崖、奔流砥石、驛徵遙指、詩境頻看、香稻垂花、芰荷折柄、澄潭水、孤雲野鶴等景物,展現了作者對大自然的細膩感悟和對生活的深刻體驗。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表達了對自然景色的讚美和對生活的思考,給人以清新淡雅的感受。

李昌祺

李昌祺

明江西廬陵人,名禎,字昌祺,以字行。永樂二年進士,選庶吉士,預修《永樂大典》。每遇僻書疑事,人多就質。擢吏部郎中,遷廣西布政使,坐事謫。洪熙元年起爲河南布政使,繩豪,去貪殘。致仕二十餘年,屏跡不入公府。有《運甓漫稿》。 ► 80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