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哀十首

· 李江
綵雲天遠雁聲殘,望斷音書歸問安。 垂白七旬甘旨缺,孩提三歲錦繃單。 績麻夜點鬆燈坐,搗藥風生砧杵寒。 只計前程在燕地,綵雲天遠雁聲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綵雲(cǎi yún):五彩斑斕的雲彩,形容雲彩美麗多彩。 音書:音信,消息。 甘旨(gān zhǐ):美味的食物。 孩提(hái tí):兒童時期。 錦繃單(jǐn bēng dān):華麗的綢緞被子。 勣麻(jī má):細麻佈。 砧杵(zhēn chǔ):女子用來捶打衣物的工具。

繙譯

五彩斑斕的雲彩飄在遙遠的天空,雁聲漸漸消失,我望著斷了音信的書信,盼望著歸家的消息。七旬高齡的我,享受不到美味的食物,三嵗時的我,衹能躺在華麗的被子裡。夜晚,我坐在那裡,用細麻佈做的燈光下,擣著葯材,風吹過,砧杵發出清脆的聲音。我衹能盼望著未來的前程在燕地,五彩斑斕的雲彩飄在遙遠的天空,雁聲漸漸消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老人的生活狀態,通過對老人生活瑣事的描寫,展現了嵗月的滄桑和生活的艱辛。詩中運用了五彩斑斕的雲彩和消失的雁聲作爲象征,表達了老人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唸和對未來的期待。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深遠,通過簡潔的語言描繪出了老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生活的無奈,給人以深刻的思考。

李江

李江,字朝宗,號亦山。開平人。明孝宗弘治五年(一四九二)舉人。任廣西梧州推官,以文章忤當道,罷歸。有《亦山先生遺稿》四卷。清道光《肇慶府志》卷一八、民國《開平縣誌》卷三二有傳。李江詩,以李文約藏清道光十五年刊本《亦山先生遺稿》爲底本。 ► 2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