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蘭溪午泊嚴州登北高峯

早發蘭陰興未窮,高峯又復躡晴空。 婺華西隔應分彩,嶽帝東來別有宮。 煙樹倒懸江影出,春花猶映夕陽紅。 客懷正判逢僧話,莫遣征帆促晚風。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xìng):指興致、情趣。
(niè):踏著。
婺華(wù huá):古地名,今浙江金華一帶。
嶽帝(yuè dì):指泰山,泰山又稱“嶽陽”。
倒懸:倒掛。
:指和尚。
征帆:指出征的帆船。

繙譯

清晨從蘭谿啓航,興致未盡,又登上高峰,踏著晴空。
婺華山脈隔在西邊,顯得更加美麗多彩,泰山在東方,倣彿有著獨特的宮殿。
菸霧中的樹木倒映在江水中,春花依然在夕陽下綻放。
我心中的思緒正被僧人的談話打斷,請不要讓出征的帆船匆匆受晚風推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早晨從蘭谿出發,登上高峰的情景。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展現了大自然的美麗和壯觀。詩中運用了古代地名和神話傳說,增加了詩歌的意境和深度。詩人在旅途中與僧人的對話,表現了一種超脫塵世的意境,同時也表達了對旅途的思考和感慨。整首詩意境優美,富有詩意,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感悟。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