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泛西湖

夙昔遊情作畫圖,居然今日到蓬壺。 四天涼籟鬆圍寺,十里煙光水滿湖。 日落鐘聲三竺近,風回鶴吹一山孤。 酒闌未遣催歸棹,月映波心縱所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初泛西湖:第一次在西湖上航行 籟(lài):指悅耳的聲音 竺(zhú):佛教用語,指高僧

翻譯

曾經懷着遊玩的心情繪製畫圖,如今竟然來到了蓬壺。四周被涼爽的松林環繞的寺廟,十里湖水泛起煙光。太陽落山時,鐘聲傳來,三竺寺近在眼前;風吹回來,鶴飛過一座孤山。酒杯未盡,還未催促船工回家,月光映照湖波,心情自在如波動。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第一次在西湖上游玩的情景,通過描繪湖光山色和自然景緻,展現了詩人內心的寧靜和愉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抒情的語言,表達了對自然的讚美和對生活的熱愛。整體氛圍清新優美,讓人感受到詩人在自然中的寧靜與愜意。

李孫宸

明廣東香山人,字伯襄。萬曆四十一年進士。教習庶吉士。崇禎間官至南京禮部尚書。性孝友廉介。詩祖《三百篇》,書法祖魏晉,草篆隸楷皆工。有《建霞樓集》。 ► 12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