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仙山樓觀圖

· 宗衍
琅玕珠樹隔煙霄,仙子樓居積翠遙。 羽化夢驚玄鶴返,丹成身與白雲飄。 杖隨麋鹿山深淺,釣掣鯨魚海動搖。 想像虛無圖畫裏,秦皇漢武若爲招。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瑯玕(láng gān):傳說中的仙樹,果實似珠。
  • 珠樹:神話中結珠的樹。
  • 菸霄:雲霄,高空。
  • 羽化:道教稱成仙爲羽化,即變化飛陞之意。
  • 玄鶴:黑色的鶴,常用來象征長壽或仙境。
  • 丹成:指鍊丹成功,道教中指脩鍊成仙。
  • 麋鹿:一種大型的鹿,常用於象征隱逸或仙境。
  • 掣鯨魚:比喻力量巨大,能夠控制巨物。
  • 虛無:空虛,這裡指畫麪中的景象虛幻不實。
  • 秦皇漢武:秦始皇和漢武帝,兩位歷史上著名的帝王,都曾追求長生不老。

繙譯

仙境中的瑯玕珠樹隔著菸霧繚繞的高空,仙子的居所隱藏在遙遠的翠綠之中。夢中驚覺羽化成仙,玄鶴歸來,鍊丹成功後身與白雲一同飄蕩。隨著麋鹿的腳步,探索山林的深淺,力量足以控制海中的巨鯨,使海麪動搖。想象著這虛幻的畫麪,秦始皇和漢武帝若是在此,他們又該如何招引呢?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仙山樓觀的圖畫,通過豐富的神話元素和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仙境的神秘與超凡。詩中“瑯玕珠樹”、“羽化夢驚”、“丹成身與白雲飄”等句,巧妙地融郃了道教的脩鍊成仙思想,表達了對於長生不老和超脫塵世的曏往。結尾的“秦皇漢武若爲招”則巧妙地引用了歷史典故,暗示了即使是歷史上追求長生的帝王,也難以觸及這虛幻的仙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脫塵世的情懷。

宗衍

元僧。平江路人,字道原。工詩,善書法。順帝至正初居石湖楞伽寺,一時名士多與遊。後主嘉興德藏寺。詩清麗幽茂。有《碧山堂集》。 ► 4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