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劍行贈韋漢臣
滄海波未澄,無人斬長鯨。韋郎三尺玉,匣中鳴不平。
蛟龍一出雷雨隨,翕忽變化清四夷。可惜有才不見用,青天白日將何爲?
酒酣起舞抱劍哭,肅肅悲風動茅屋。不如南山學種田,自古青萍換黃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滄海波未澄:比喻時局混亂,社會動盪不安。
- 長鯨:比喻巨大的禍害或惡勢力。
- 韋郎:指韋漢臣,詩中的主人公。
- 三尺玉:指寶劍,因其長約三尺,故稱。
- 匣中鳴不平:劍在鞘中發出聲響,比喻有才能的人懷才不遇,心中不平。
- 蛟龍:古代傳說中的神獸,此處比喻英雄或傑出的人才。
- 翕忽變化:迅速變化。
- 清四夷:使四方邊遠之地得到平定。
- 青天白日:比喻光明正大的環境或時機。
- 酒酣:飲酒至酣暢之時。
- 起舞抱劍哭:形容悲憤至極,以舞劍表達內心的激憤和無奈。
- 肅肅悲風:形容風聲淒涼,帶有悲意。
- 南山:泛指山野之地,比喻隱居的地方。
- 青萍換黃犢:青萍是一種水草,黃犢指小黃牛,比喻從軍旅生活轉爲田園生活。
翻譯
時局動盪,無人能平定大亂。韋漢臣的寶劍,在鞘中鳴響,表達着內心的不平。 一旦英雄出世,便如蛟龍般帶來雷雨,迅速改變局勢,使四方安定。 可惜這樣的人才未被重用,在光明正大的環境中又能有何作爲呢? 酒至酣暢,舞劍哭泣,淒涼的風聲在茅屋中迴盪。 不如歸隱南山,學習耕種,自古以來,英雄總有從軍旅轉爲田園的一天。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韋漢臣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時局的不滿和對英雄無用武之地的悲憤。詩中「匣中鳴不平」和「酒酣起舞抱劍哭」等句,生動地描繪了英雄內心的激憤和無奈。最後提出歸隱田園的想法,反映了詩人對現實失望後的逃避態度,同時也體現了對英雄命運的深刻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