鴻門宴
項王高宴鴻門北,風雲奔走天爲黑。
椎牛刺豹酒三行,談笑戈矛生頃刻。
豈知天命非人謀,玉玦三提事何益。
興亡楚漢兩干將,開闢乾坤雙白璧。
喑嗚漫說萬人敵,隆準天人竟誰識。
玉斗聲中霸業空,烏江江水還流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鴻門宴:指公元前206年,項羽在鴻門(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東北)設宴招待劉邦,實際上是一場政治鬭爭的宴會。
- 椎牛刺豹:指宴會上項羽展示的勇武,椎牛即用鎚子擊打牛,刺豹即刺殺豹子。
- 酒三行:指宴會上三次敬酒。
- 戈矛:古代兵器,這裡指戰爭。
- 玉玦三提:指劉邦在宴會上三次擧起玉玦,表示願意投降,但項羽未接受。
- 乾將:古代著名的劍,這裡比喻項羽和劉邦。
- 喑嗚:形容聲音低沉。
- 隆準:指劉邦,因其鼻梁高而得名。
- 玉鬭:指宴會上的酒器。
- 烏江:指項羽兵敗後自刎的地方。
繙譯
項羽在鴻門設下盛大宴蓆,天空風雲變幻,倣彿爲之變色。宴會上展示了椎牛刺豹的勇武,三次敬酒後,談笑間戰爭的氣氛瞬間陞起。然而,他不知道天命不可違,即使劉邦三次擧起玉玦表示投降,又有何用?楚漢之間的興亡,就像兩把名劍,開辟了天地的雙璧。雖然項羽低沉的聲音能震懾萬人,但最終誰能認識到劉邦這位天選之人呢?在玉鬭的聲響中,項羽的霸業化爲烏有,而烏江的水依舊曏東流去。
賞析
這首作品以鴻門宴爲背景,通過對比項羽和劉邦的形象,展現了歷史的滄桑和天命的無常。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風雲奔走天爲黑”、“談笑戈矛生頃刻”,描繪了宴會上的緊張氣氛和項羽的霸氣。同時,通過“玉玦三提事何益”、“隆準天人竟誰識”等句,深刻表達了天命難違和英雄末路的悲涼。整首詩既是對歷史的再現,也是對英雄命運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