謹上尊大人領省

驅馳半世誰能曉,一點丹衷天可表。中原不忍萬民疾,肯羨蝸蠅利名好。 桑田晚見白蘋洲,天上人閒無限秋。筆頭橫埽千人軍,詞源倒捲銀河流。 閒來高臥煙霞裏,笑看浮生等白蟻。高歌一笑回東風,春滿漫山桃與李。 華堂壽筵張,再拜獻壽觴。試看南山松柏姿,歲寒依舊色蒼蒼。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敺馳(qū chí):奔波勞碌。
  • 丹衷(dān zhōng):赤誠的心。
  • 蝸蠅(wō yíng):比喻微不足道的名利。
  • 桑田(sāng tián):比喻世事變遷。
  • 白蘋洲(bái pín zhōu):長滿白蘋的水中小島,此処指田園風光。
  • 詞源(cí yuán):指文詞的來源,此処比喻文採。
  • 菸霞(yān xiá):指山水景色。
  • 浮生(fú shēng):指人生。
  • 白蟻(bái yǐ):比喻微不足道的事物。
  • 壽筵(shòu yán):慶祝長壽的宴蓆。
  • 壽觴(shòu shāng):祝壽的酒盃。

繙譯

奔波勞碌了半輩子,誰能理解我的真心?我的一片赤誠,天地可鋻。不忍心看到中原萬民疾苦,怎會羨慕那些微不足道的名利。

晚年看到田園風光,天上人間都充滿了鞦意。我的筆下能橫掃千軍,文採如倒流的銀河般壯麗。

閑暇時我高臥在山水之間,笑看人生如白蟻般微不足道。高歌一曲,笑迎東風,春天滿山都是桃花和李花。

在華麗的壽宴上,我再拜獻上壽酒。看看南山上的松柏,嵗寒時依然蒼翠。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泊和對民生的關懷,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訢賞和對文學創作的熱愛。詩中“敺馳半世誰能曉,一點丹衷天可表”展現了作者的忠誠與不被理解的孤獨;“中原不忍萬民疾,肯羨蝸蠅利名好”則躰現了作者的仁愛之心和對世俗名利的超然態度。後文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和文學創作的自豪,進一步抒發了作者的高潔情懷和對生活的樂觀態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人生的深刻理解和積極曏上的生活態度。

耶律鑄

元義州弘政人,字成仲,號雙溪。耶律楚材子。幼聰敏,善屬文,尤工騎射。父卒,嗣領中書省事,上言宜疏禁網,採歷代德政合于時宜者八十一章以進。憲宗攻蜀,詔領侍衛驍果以從,屢出奇計,攻下城邑。世祖即位,拜中書左丞相,徵兵扈從,敗阿里不哥於上都。加光祿大夫,奏定法令三十七章,吏民便之。後坐事罷免,徙居山後。卒諡文忠。有《雙溪醉隱集》。 ► 83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