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江月

釋氏禪經律論,儒家傳記詩書。老君三六部真符。止論一心兩字。 了得一明心地,諸餘土苴何須。忘形忘氣總歸虛。到此實非譬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釋氏:指佛教。
  • 禪經律論:佛教的四大部類經典,分別是禪宗、經宗、律宗和論宗的經典。
  • 儒家:指儒家學派。
  • 傳記詩書:指儒家經典中的傳記、詩經和書經。
  • 老君:指道教的創始人老子。
  • 三六部真符:道教中的符咒,這裏泛指道教的經典和實踐。
  • 止論:只討論。
  • 一心兩字:指「一心」,即心無旁騖,專注於一點。
  • 了得:明白,領悟。
  • 一明心地:指心地的明澈,即心靈的清明。
  • 土苴:泥土和草芥,比喻無用之物。
  • 忘形忘氣:指超越形體和氣息的束縛。
  • 總歸虛:最終歸於虛無。
  • 實非譬喻:不是可以用比喻來說明的。

翻譯

佛教的禪宗、經宗、律宗和論宗,儒家的傳記、詩經和書經,以及道教老子的三六部真符,都只是討論「一心」這兩個字。 一旦明白了心地的明澈,其他的無用之物就不必再去追求。超越形體和氣息的束縛,最終歸於虛無,這種境界不是可以用比喻來描述的。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佛教、儒家和道教經典的簡要提及,強調了「一心」的重要性。作者認爲,無論是哪種宗教或哲學體系,其核心都是追求心靈的清明和專注。一旦達到了這種境界,其他的一切都顯得不那麼重要了。最後,作者指出這種境界是超越言語和比喻的,只能通過個人的體驗來領悟。整首詞簡潔而深刻,表達了作者對精神追求的獨到見解。

牧常晁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