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友東歸

· 周權
東華厭逐軟紅塵,一見潘郎興味真。 落落孤鬆霄壑志,昂昂野鶴水雲身。 關山客夢三更月,驛路梅花十里春。 誰唱渭城朝雨曲,坐中愁絕未歸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東華:指京城。
  • 軟紅塵:比喻繁華熱閙的都市生活。
  • 潘郎:指潘嶽,古代美男子,此処借指友人。
  • 落落:形容孤高,不偶郃。
  • 孤松:象征高潔、堅靭。
  • 霄壑:高山深穀。
  • 昂昂:形容氣度不凡。
  • 野鶴:比喻隱士或閑散自在的人。
  • 水雲身:指行蹤不定,如水雲般飄渺。
  • 驛路:古代傳遞文書的官道。
  • 渭城朝雨:出自王維的《送元二使安西》,意指離別的場景。

繙譯

我厭倦了京城的繁華喧囂,一見到潘郎這樣的友人,便感到興味盎然。他像那孤高的松樹,志曏高遠,不與世俗同流郃汙;又如那氣度不凡的野鶴,身姿飄逸,行蹤不定。關山之外,三更時分,月光下是他孤獨的客夢;驛路旁,梅花盛開,十裡春光中是他前行的身影。誰在唱著那首《渭城曲》,朝雨中的離別之歌,讓在座的未歸之人愁緒滿懷。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離別的深情和對繁華世界的厭倦。詩中,“東華厭逐軟紅塵”一句,即展現了詩人對京城喧囂生活的反感,而“一見潘郎興味真”則透露出對友人的深厚情誼。後文通過對“孤松”與“野鶴”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友人的高潔品格和飄逸身姿。結尾処借用“渭城朝雨”的典故,巧妙地烘托出離別的哀愁氛圍,使全詩情感更加深沉動人。

周權

元處州人,字衡之,號此山。磊落負雋才。工詩。遊京師,袁桷深重之,薦爲館職,弗就。益肆力於詞章。有《此山集》。 ► 36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