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庭訓和予詩見寄複用元韻以謝之

忝位臺司歲月深,中書自笑不如岑。 殷周禮樂真予事,唐舜規模本素心。 鄭五每慚難作相,胥靡終欲強爲霖。 隴西妙語虛推獎,舒捲寒窗盡日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忝位:謙辭,表示自己處在不配的位置上。
  • 臺司:古代官職,指高級官員。
  • 中書:古代官職,中書省的官員,負責起草詔令等。
  • 不如岑:不如岑文本,岑文本是唐代著名文學家,此處指自己的文學才能不如岑文本。
  • 殷周禮樂:指古代殷商和周朝的禮樂制度。
  • 唐舜規模:指唐堯和舜帝的治國理念和規模。
  • 鄭五:可能指鄭谷,唐代詩人,因其詩作多五言,故稱「鄭五」。
  • 胥靡:古代刑罰,指被罰做苦役的人。
  • 爲霖:比喻做有益於人民的事。
  • 隴西:地名,今甘肅省一帶。
  • 舒捲:指詩文的展開和收束。

翻譯

我愧居高位已久,自嘲中書省的職位不如岑文本。 殷周的禮樂制度是我所追求的,唐堯舜帝的治國理念是我本心所向。 我常慚愧自己難以成爲像鄭谷那樣的詩人,卻始終想要盡力爲人民做些好事。 隴西的妙語對我虛心推獎,我整日在寒窗下吟詠詩文,展開又收束。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耶律楚材對自己職位和文學才能的自謙,同時展現了他對古代禮樂制度和治國理念的嚮往。詩中「忝位臺司」和「中書自笑不如岑」體現了作者的謙遜,而「殷周禮樂真予事,唐舜規模本素心」則表達了他對古代文化的敬仰。後兩句通過自比鄭谷和胥靡,既顯示了作者的文學自謙,也表達了他願意爲人民服務的決心。最後,對隴西妙語的感激和對詩文創作的熱愛,展現了作者的文學情懷和人生追求。

耶律楚材

耶律楚材

金元間義州弘政人,字晉卿,號湛然居士。契丹族。耶律履子。博極羣書,旁通天文、地理、律歷、術數及釋老、醫卜之說。金末闢爲左右司員外郎。元太祖定燕,召見,處之左右。呼爲長髯人(蒙語:吾圖撒合裏),每征討,必命之卜。太宗即位,命爲主管漢人文書之必闍赤,漢稱中書令,事無鉅細,皆先白之。定君臣禮儀;反對以漢地爲牧場之議,立燕京等十路徵收課稅使,建立賦稅制度;請軍民分治,州縣長吏治民事,萬戶府理軍政,課稅所管錢穀。太宗五年入汴時,請廢“攻城不降,矢石一發即屠城”之制。九年,定以經義、詞賦、策論取士之制。乃馬真後稱制時,漸失信任,抑鬱而死。卒諡文正。有《湛然居士集》等。 ► 73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