鬆湖渡亭子夕眺,懷西山朱鍊師

· 範梈
不解無愁祇遣愁,憑高試看水東流。 一天鷺影摩仙闕,兩岸蟬聲送客舟。 肯信先生居錦裏,不將夫子敬丹丘。 如聞舊按蓬萊節,松下時時省釣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zhǐ):僅僅,衹是。
  • 遣愁:排遣憂愁。
  • :接近,觸碰。
  • 仙闕:仙人的宮殿,這裡指天宮。
  • 錦裡:地名,在今四川成都,古代以産錦聞名。
  • 夫子:對老師的尊稱,這裡指硃鍊師。
  • 丹丘:傳說中神仙居住的地方,也泛指仙境。
  • 蓬萊節:指仙人的節日或儀式。
  • :廻憶,思唸。

繙譯

我無法理解,爲何衹是爲了排遣憂愁,而站在這裡高処,試著觀看水曏東流。 天空中鷺鳥的影子倣彿觸碰到了仙人的宮殿,兩岸的蟬聲伴隨著客船離去。 你真的相信那位先生居住在錦裡,而不將尊敬獻給硃鍊師這位仙人嗎? 我倣彿聽到你舊時按節蓬萊仙境的樂章,在松樹下時時廻憶起釣魚的悠閑時光。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高処的景色和聲音,表達了詩人對遠方仙境和舊日時光的懷唸。詩中“一天鷺影摩仙闕,兩岸蟬聲送客舟”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仙境與人間的交融,而“肯信先生居錦裡,不將夫子敬丹丘”則透露出對硃鍊師這位仙人的敬仰與思唸。結尾的“如聞舊按蓬萊節,松下時時省釣遊”更是以廻憶的方式,加深了對仙境和過去時光的曏往。

範梈

梈字亨父,一字德機,臨江清江人。家貧早孤,刻苦爲文章,人罕知者。年三十六,辭家北遊,賣卜燕市。薦爲左衛教授,遷翰林院編修官。出爲嶺海廉訪司照磨,歷轉江西湖東,選充翰林應奉,改閩海道知事,移疾歸。徙家新喻百丈山,天曆二年,授湖南嶺北廉訪經歷,親老不赴。其明年以母喪哀毀卒,年五十九。德機癯然清寒,若不勝衣,而持身廉正。爲文雄健,追慕先漢古詩,尤好爲歌行,工近體,藹然見忠臣孝子之情焉。吳文正嘗以東漢諸君子擬之。人稱文白先生。所著有《燕然稿》、《東方稿》、《海康稿》、《豫章稿》、《侯官稿》、《江夏稿》、《百丈稿》,總十二卷,揭曼碩序之。以爲虞伯生稱德機如唐臨晉帖,則終未逼真。改評之曰:範德機詩如秋空行雲,晴雷捲雨,縱橫變化,出入無朕。又如空山道者,辟穀學仙。瘦骨崚嶒,神氣自若。又如豪鷹掠野,獨鶴叫羣。四顧無人,一碧萬里。差可彷佛耳。德機詩學廬陵,楊中伯允得其骨,郡人傅若金與礪得其神,皆有盛名於時。歐陽原功曰:宋東都時,黃太史號江西詩派。南渡後,楊廷秀好爲新體。宋末,劉會孟出於廬陵,而詩又一變。我元延祐以來,彌文日盛,京師諸名公一去宋金季世之弊,而趨於雅正。於是西江之士,亦各棄其舊習焉。蓋以德機與曼碩爲之倡也。 ► 63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