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興五首
秋園風露高,叢菊有丹白。
丹者挺尋丈,枝葉紛以碧。
結花小如錢,何以答春澤。
白花大盈圍,心葉窘蟲食。
卑棲衆草中,根幹才咫尺。
芳烈固不衰,終焉鮮顏色。
低昂不相慕,觀者徒太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尋丈:古代長度單位,一尋等於八尺。
- 春澤:春天的恩澤,比喻恩惠。
- 窘蟲食:被蟲子侵蝕,窘迫。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芳烈:芳香濃烈。
- 鮮顏色:鮮豔的色彩。
翻譯
秋園中風露高懸,叢叢菊花有紅有白。紅色的菊花挺拔高達丈餘,枝葉繁茂碧綠。結出的花朵小如銅錢,如何能回報春天的恩澤?白色的花朵大得盈圍,心葉卻被蟲子侵蝕得窘迫。卑微地棲息在衆草之中,根幹僅咫尺之長。芳香濃烈固然不衰,但終究缺少鮮豔的色彩。它們高低不一,互不羨慕,旁觀者只能嘆息。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秋園中紅白菊花的不同境遇,展現了生命的多樣性和命運的無常。紅色菊花高大繁茂卻花朵微小,白色菊花雖花朵碩大卻受蟲害,兩者都未能完美,反映了作者對生命不完美的感慨。詩中「低昂不相慕」一句,表達了菊花間無爭的態度,而「觀者徒太息」則透露出作者對這種生命狀態的無奈與嘆息。整體上,詩歌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通過對菊花的細膩描繪,傳達了對生命哲理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