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雜興五首

陰雲垂四方,炎謝氣將凜。 忽聽秋霖聲,中宵警孤枕。 所憂在田稼,耿耿不能寢。 昨日出南郊,喜見粳稻稔。 芃芃冒蹊遂,趨穫得高廩。 庶供科役餘,足以勞炊飪。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炎謝:炎熱的天氣消退。
  • 秋霖:秋天的連綿雨。
  • 中宵:半夜。
  • 耿耿:心中有事,難以入睡的樣子。
  • 粳稻:一種水稻,這裏泛指稻穀。
  • :成熟。
  • 芃芃:茂盛的樣子。
  • 蹊遂:小路。
  • 趨穫:趕去收割。
  • 高廩:高大的糧倉。
  • 科役:官府的賦稅和勞役。
  • 炊飪:做飯。

翻譯

陰雲遍佈四方,炎熱的天氣已經消退,即將迎來寒冷。忽然聽到秋天的連綿雨聲,在半夜驚醒了孤獨的枕邊人。心中擔憂的是田裏的莊稼,因爲憂慮而難以入睡。昨天我去了南郊,高興地看到稻穀已經成熟。茂盛的稻穀覆蓋了小路,趕去收割,收穫了高大的糧倉。希望這些糧食在繳納完官府的賦稅和勞役後,還能足夠用來做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天的一個場景,通過陰雲、秋雨、孤枕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田間莊稼的深切關懷。詩中「忽聽秋霖聲,中宵警孤枕」一句,以秋雨聲爲媒介,巧妙地傳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不安。後文通過對稻穀成熟的喜悅和對未來生活的期望,展現了詩人對農耕生活的深厚感情和對豐收的期盼。整首詩語言簡練,情感真摯,體現了元代詩人對自然和生活的細膩觀察與深刻體驗。

黃鎮成

元邵武人,字元鎮。號存齋,又號存仔子。自幼刻苦嗜學,篤志力行。築南田耕舍,隱居著書。部使者屢薦不就。後以執政薦,授江西儒學提舉。命下而卒,年七十五,諡貞文處士。有《秋聲集》。 ► 2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