匹鳥曲

建章宮中匹瓦飛,太液浮起雙紅衣。 文塘小徑迎春歸,春紅蓮葉春猗猗。 金丸嬌郎故驚起,白頭雙飛誓雙死。 上林雁婦忍流離,九疑倀倀天萬里。 長幹沙頭人望夫,願託錦翎西江書。 結生不作白頭伴,結死須作青陵烏。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建章宮:漢代宮殿名,這裡泛指宮殿。
  • 太液:漢代皇家園林中的池名。
  • 文塘:指宮中的池塘。
  • 春猗猗:形容春天景色美好。
  • 金丸:指彈弓射出的彈丸。
  • 上林:漢代皇家園林名。
  • 九疑:山名,在今湖南省境內,傳說中舜帝葬於此。
  • 倀倀:迷茫不知所措的樣子。
  • 長乾:地名,在今南京市。
  • 錦翎:指信鴿。
  • 青陵烏:傳說中的一種鳥,象征忠貞不渝的愛情。

繙譯

在建章宮中,一片瓦片飛起,太液池上漂浮著一對紅色的衣裳。 文塘的小逕迎來了春天的歸來,春天的紅花和蓮葉顯得格外美好。 金色的彈丸驚起了這對嬌小的鳥兒,它們白發相守,誓言生死相隨。 上林苑中的雁婦忍受著流離失所,九疑山迷茫地延伸至天邊萬裡。 長乾沙頭,有人望著遠方的丈夫,希望寄托信鴿帶去西江的信件。 生時不能作爲白頭偕老的伴侶,死後也要成爲青陵烏,象征永恒的愛情。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宮中春景和一對鳥兒的形象,表達了作者對忠貞不渝愛情的贊美。詩中“匹瓦飛”、“雙紅衣”等意象生動描繪了宮中的春日景象,而“金丸嬌郎”、“白頭雙飛誓雙死”則深刻表現了鳥兒的情感。後文通過“上林雁婦”、“九疑倀倀”等象征性的描寫,增強了詩歌的情感深度和藝術感染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對美好情感的曏往和追求。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