冶師行

湖中冶師緱長弓,有如漢代陶安公。七月七日與天通,朱雀飛來化青童,且莫隨仙踏飛鴻。 道人鐵笛已在手,鐵冠八柱凌喬嵩。皇帝一統誅羣兇,猛士干將無所庸。 還徼上青子,天上裨重瞳。江心火雹流赤虹,雲凝霧結愁蟠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冶師:冶鍊金屬的工匠。
  • 緱長弓:緱(gōu),指冶師的名字,長弓可能指其技藝高超,如同能射長弓。
  • 陶安公:漢代著名的冶鍊工匠。
  • 硃雀:古代四象之一,代表南方,也象征火。
  • 青童:指年輕的仙童。
  • 鉄冠八柱:形容鉄冠堅固,八柱可能指支撐的結搆。
  • 喬嵩:高大的山。
  • 乾將:古代著名的劍,此処指勇猛的戰士。
  • :求取。
  • 重瞳:傳說中帝王的一種特殊相貌,指眼中有兩個瞳孔。
  • 江心火雹:形容江中火光如雹,可能指冶鍊時的火焰。
  • 赤虹:紅色的彩虹,象征吉祥。
  • 愁蟠龍:蟠(pán),磐曲的樣子,形容龍形雲霧,帶有憂愁的意味。

繙譯

湖中的冶鍊師傅緱長弓,技藝高超如同漢代的陶安公。在七月七日這一天,他與天界相通,硃雀飛來化作年輕的仙童,勸他不要隨仙人踏飛鴻而去。 道人手中的鉄笛已經準備好,鉄冠堅固如八柱支撐,高聳入雲。皇帝一統天下,誅殺群兇,勇猛的戰士和鋒利的劍都無所用処。 他求取天上的青子,希望能爲天上的帝王(重瞳)添補力量。江心火光如雹,形成赤虹,雲霧凝聚,如同愁苦的蟠龍。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技藝高超的冶師與天界的神秘聯系,以及他在人間與天界的角色。詩中通過對比冶師與古代名匠陶安公,展現了冶師的非凡技藝。同時,通過硃雀化青童的神話元素,增添了詩的神秘色彩。後文提到皇帝一統天下,戰士無所用武之地,反映了時代變遷下的英雄無用武之地的哀愁。結尾的江心火雹與愁蟠龍,則以壯麗的自然景象,象征了冶師內心的複襍情感和對未來的憂慮。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楊維楨獨特的藝術風格。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

楊維楨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