灤京雜詠一百首

試數窗間九九圖,餘寒消盡煖回初。 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
拼音

注釋

原注:“冬至後,貼梅花一枝於窗間,佳人曉妝,日以胭脂圖一圈,八十一圈既足,變作杏花,即回暖矣。”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京: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雜詠:指隨意吟詠的詩作。
  • 九九圖:古代一種用於冬至後數九的圖表,每九天爲一九,共九九八十一天。
  • 餘寒:剩餘的寒冷。
  • 暖回初:指天氣開始回暖。
  • 梅花點遍:梅花盛開,遍佈各處。
  • 無餘白:沒有剩餘的白色,指梅花已經全部開放。
  • 杏株:杏樹。

翻譯

試着數一數窗邊的九九圖,剩餘的寒冷已經消散,溫暖的天氣開始迴歸。 梅花已經盛開,遍佈各處,看不到任何未開的花朵,今天看到的已經是杏樹了。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窗邊的九九圖和自然景物的變化,表達了作者對季節更替的細膩感受。詩中「餘寒消盡暖回初」一句,既描繪了天氣的回暖,也隱喻着生活的希望與新生。而「梅花點遍無餘白,看到今朝是杏株」則進一步以梅花的盛開和杏樹的出現,象徵着春天的到來和生命的蓬勃。整首詩語言簡潔,意境清新,透露出作者對自然和生活的熱愛。

楊允孚

元吉安吉水人,字和吉。順帝時爲尚食供奉官。撰《灤京雜詠》,凡山川物產、典章風俗,均以詠歌紀之。其避暑行幸之典,多史所未詳,詩下自注,亦皆賅悉,爲元典章風俗之重要參考資料。 ► 10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