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灤京:指元朝的都城大都(今北京)。
- 結綵爲樓:用綵帶裝飾的樓閣。
- 扃(jiōng):門閂,這裏指關閉。
- 角聲:古代軍中或宮廷中吹奏的號角聲。
- 扶上:這裏指隨着角聲的響起,太陽彷彿被扶起。
- 日初明:太陽剛剛升起,天色開始明亮。
- 龍駒:指駿馬,這裏比喻尊貴的人物。
- 河北:指黃河以北的地區。
- 王來覲:指諸侯或地方官員來朝見皇帝。
- 直入金門:直接進入皇宮的大門。
- 下馬行:下馬步行,表示尊敬。
翻譯
用綵帶裝飾的樓閣無需關閉,角聲響起,太陽隨着聲音初升,天色漸明。 來自河北的尊貴人物,騎着駿馬前來朝見,直接進入皇宮大門,下馬步行以示尊敬。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元朝都城灤京的清晨景象,以及一位尊貴人物的朝見儀式。詩中「結�彩爲樓不用扃」一句,既展現了都城的繁華,又暗含了一種開放和歡迎的姿態。「角聲扶上日初明」則巧妙地利用角聲與日出的結合,營造出一種莊嚴而神聖的氛圍。後兩句「龍駒河北王來覲,直入金門下馬行」,通過具體的場景描寫,展現了來者的尊貴身份和對皇帝的尊敬,同時也反映了元朝的政治秩序和文化風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