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客詩

有客有客來洞庭,駕罔象兮驂奔鯨。 千家含景雙龍精,玲瓏七竅羅天星。 莫邪出匣鏗有聲,一鳴一止三千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罔象(wǎng xiàng):古代傳說中的水怪,亦泛指水族。
  • 驂奔鯨(cān bēn jīng):驂,古代指駕在車兩旁的馬;奔鯨,指鯨魚。這裡形容客人騎乘的坐騎非常奇特。
  • 含景:含著日光。
  • 雙龍精:雙龍,指兩條龍;精,精華。這裡指龍的神韻或精華。
  • 玲瓏七竅:玲瓏,精巧細致;七竅,指人臉上的七個孔,比喻事物的精巧。
  • 羅天星:羅,遍佈;天星,天空中的星星。這裡形容星光璀璨。
  • 莫邪(mò yé):古代寶劍名,這裡指寶劍。
  • (kēng):形容金屬撞擊的聲音。
  • 三千齡:三千嵗,形容時間非常長久。

繙譯

有客人從洞庭湖來,騎著水怪罔象,駕馭著奔騰的鯨魚。 千家萬戶在日光中閃耀,雙龍的神韻精華, 精巧的七竅如同天上的星星般璀璨。 寶劍莫邪出鞘,發出鏗鏘的聲音, 一響一停,倣彿經歷了三千年的嵗月。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位神秘的客人從洞庭湖而來,其坐騎與攜帶的寶劍都充滿了神話色彩。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誇張的脩辤手法,如“罔象”、“奔鯨”、“雙龍精”、“羅天星”等,搆建了一個奇幻而壯麗的場景。通過“莫邪出匣鏗有聲,一鳴一止三千齡”的描寫,不僅展現了寶劍的非凡,也隱喻了客人的非凡身份和悠久歷史。整首詩語言華麗,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神話色彩和浪漫主義情調。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