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雨謠

去年雨,坍鹼土,今年雨,沒竈釜。 竈釜三月青無煙,官家火程不問雨。 胥靡移來坐監主,旬申虧官走插戶。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坍鹼土:指土地因雨水過多而變得鬆軟,無法耕種。坍(tān),塌陷。
  • 沒竈釜:指雨水淹沒了家中的竈臺和鍋具,形容水災嚴重。
  • 青無煙:形容家中因水災無法生火做飯,煙囪無煙。
  • 火程:指官府規定的稅收期限。
  • 胥靡:古代官吏的助手,這裏指官府的差役。胥(xū),古代官府中的小吏。靡(mí),散亂,這裏指差役。
  • 坐監主:指被關押的監工。
  • 旬申:指十天一次的官府報告。
  • 虧官:指因無法完成官府的任務而受到懲罰。
  • 走插戶:指逃避官府的追捕。

翻譯

去年雨水多,土地變得鬆軟無法耕種,今年雨水更大,連家中的竈臺和鍋具都被淹沒了。家中三個月來煙囪無煙,因爲無法生火做飯。官府規定的稅收期限不管雨水多少,差役們來催收稅款,監工被關押,十天一次的官府報告因無法完成任務而受到懲罰,人們四處逃避官府的追捕。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去年和今年的雨水情況,生動地描繪了連年水災給百姓生活帶來的苦難。詩中「坍鹼土」、「沒竈釜」等詞語形象地表現了水災的嚴重性,而「青無煙」則深刻反映了百姓生活的艱辛。後半部分則揭示了官府不顧百姓疾苦,強行徵稅的殘酷現實,表達了詩人對百姓疾苦的深切同情和對官府暴政的強烈不滿。

楊維楨

楊維楨

元明間浙江山陰人,字廉夫,號鐵崖,晚號東維子。元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授天台縣尹,累擢江西儒學提舉。因兵亂,未就任,避居富春山,遷杭州。張士誠累招不赴。以忤元達識丞相,再遷居松江。東南才俊之士登門拜訪者,殆無虛日。明洪武三年,召至京師,旋乞歸,抵家即卒。維楨詩名擅一時,號鐵崖體。善吹鐵笛,自稱鐵笛道人。有《東維子集》、《鐵崖先生古樂府》等。 ► 93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