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德符畫幽篁古木

· 虞集
湘君宮在洞庭湖,幽篁古木龍所都。 石壇雨長碧苔蘚,水屋風動青珊瑚。 老人攲枕看螻蟻,嫠婦停舟聽鷓鴣。 江南蜀道問來往,商公商公今有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幽篁(yōu huáng):幽深的竹林。
  • 古木:古老的樹木。
  • 龍所都:傳說中龍居住的地方。
  • 石罈:石頭砌成的平台。
  • 碧苔蘚:綠色的苔蘚。
  • 青珊瑚:青色的珊瑚,此処可能指水中的某種植物或景象。
  • 攲枕(qī zhěn):斜靠著枕頭。
  • 嫠婦(lí fù):寡婦。
  • 鷓鴣(zhè gū):一種鳥,常用來象征哀怨或思鄕。
  • 商公:可能指商德符,也可能是對畫家的尊稱。

繙譯

湘君的宮殿位於洞庭湖畔,那裡有幽深的竹林和古老的樹木,傳說中是龍居住的地方。石頭砌成的平台上長滿了綠色的苔蘚,水屋旁風吹動著青色的珊瑚。老人斜靠在枕頭上看著螻蟻,寡婦停下船衹聆聽鷓鴣的叫聲。詢問江南和蜀道的來往行人,商公啊商公,你現在還在嗎?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幽靜而古老的洞庭湖畔景象,通過“幽篁古木”、“石罈碧苔”等意象,營造出一種神秘而甯靜的氛圍。詩中“老人攲枕看螻蟻,嫠婦停舟聽鷓鴣”生動地刻畫了人物的閑適與哀思,展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処。結尾的詢問“商公商公今有無?”則增添了一絲懷舊與尋覔的情感,使詩歌的意境更加深遠。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