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按照原詩的韻腳和用韻次序作詩。
- 伯庸尚書:人名,尚書是官職名。
- 七祖真人庵:地名,指七祖真人的庵堂。
- 吳宗師:人名,宗師是對有學問、有道德的人的尊稱。
- 石渠:石砌的水渠。
- 參差荇菜:荇菜是一種水生植物,參差形容其不齊的樣子。
- 飛觴:舉杯飲酒。
- 步障:古代貴族出行時設置的屏風,用來遮擋風塵。
- 紅塵:指繁華的世俗世界。
- 常參吏:經常參與朝政的官員。
- 齋居:指在庵堂中清修。
- 幾劫仙:幾劫,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仙,指修道成仙的人。
- 會稽:地名,今浙江紹興。
- 賀監:人名,指賀知章,唐代著名詩人,曾任祕書監。
- 酒船:載酒的船。
- 一棹:一槳,這裏指划船。
- 水中天:形容水面平靜如鏡,倒映着天空。
翻譯
石砌的水渠承接雨水化作潺潺流泉,渠中荇菜參差不齊地牽扯着。 近處花朵旁舉杯飲酒,魚兒驚駭地遊走,低垂的柳枝下,燕子隨着步障穿梭。 在繁華的世俗世界中,常參與朝政的官員,而在清靜的庵堂中,卻彷彿是經歷了漫長歲月的仙人。 只願能到會稽去尋訪賀知章,乘着載酒的船,一槳劃過,彷彿置身於水中倒映的天空之中。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暮時分的景色與心境,通過對比繁華的世俗與清靜的庵堂生活,表達了詩人對於超脫塵世的嚮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石渠承雨」、「參差荇菜」、「花近飛觴」等,生動地勾勒出一幅春日庵堂的靜謐畫面。結尾處提及尋訪賀知章,乘酒船遊於水中天,更是寄託了詩人對於自由與詩意生活的無限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