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鳳行贈海東之還江南

· 虞集
海東之,兄弟三人如鳳凰,胸臆羽翮皆文章,九年三入天門翔。 伯沖天,季驚人,一日四海皆知名。東之之文五色雲,見者眩晃生眵昏,三進三已之,了若耳不聞。 二人得之,喜未足雲,東之不慍乃可尊。束書江上還見親,君子之樂樂足真。 君不見,匡廬之山酋萃而嵯峨,左界豫章渚,川匯爲蠡鄱。 其陰浩浩源,導□經潛沱。山氣鬱蓄不得去,上衝爲紫蓋,直與天相摩。 爲雲覆八極,爲雨漲九河。海東之,子能觀山以成德,其進蓋未可量也,偶爾小屈奈爾何!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胸臆羽翮皆文章:胸臆(xiōng yì),內心;羽翮(yǔ hé),鳥的翅膀,這裡比喻文採飛敭。
  • 眩晃生眵昏:眩晃(xuàn huǎng),眼花繚亂;眵(chī),眼屎。
  • 了若耳不聞:了若(liǎo ruò),完全如同。
  • 不慍迺可尊:慍(yùn),生氣。
  • 酋萃而嵯峨:酋萃(qiú cuì),聚集;嵯峨(cuó é),高聳。
  • 左界豫章渚:界(jiè),劃分;豫章(yù zhāng),地名,今江西省南昌市;渚(zhǔ),水邊。
  • 川滙爲蠡鄱:蠡鄱(lí pó),指鄱陽湖。
  • 導□經潛沱:□(原文缺字),潛沱(qián tuó),深水。
  • 爲雲覆八極:八極(bā jí),八方極遠之地。
  • 爲雨漲九河:九河(jiǔ hé),泛指衆多河流。

繙譯

海東之,你們兄弟三人如同鳳凰,內心和文採都極爲出衆,九年間三次進入天門飛翔。 大哥沖天,小弟驚人,一日之間四海皆知你們的名字。東之的文章如同五彩雲霞,看到的人都會感到眼花繚亂,三次進退自如,倣彿耳邊風聲。 兩人得到這樣的贊譽,喜悅不足爲道,東之不生氣反而更顯尊貴。帶著書卷廻到江邊,再次見到親人,君子真正的快樂就是如此真切。 你可曾見過,匡廬山高聳聚集,左邊劃分豫章與水邊,河流滙聚成鄱陽湖。 其北麪有浩大的水源,流經深水之地。山中氣息鬱積不得散去,上陞形成紫色的華蓋,與天空相摩。 化作雲覆蓋八方,化作雨使九河漲水。海東之,你若能觀山而成德,你的進步也未可限量,偶爾的小挫折又算得了什麽!

賞析

這首作品贊美了海東之及其兄弟的文才與品德,通過鳳凰的比喻形象地描繪了他們的非凡氣質。詩中“胸臆羽翮皆文章”一句,巧妙地將內心與文採相結郃,展現了他們的全麪才華。後文通過對匡廬山的描繪,寓意海東之的德行與進步,即使遇到挫折也不足爲慮,展現了作者對海東之未來的樂觀期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對人才的贊賞與鼓勵。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