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山行旅圖

· 虞集
春夏農務急,新涼事徵遊。 飯糗既盈橐,治絲亦催裘。 升高踐白石,降觀索輕舟。 試問將何之,結客趨神州。 珠光照連乘,寶劍珊瑚鉤。 乘馬垂苜蓿,縱目上高丘。 策名羽林郎,談笑覓封侯。 太行何崔嵬,日暮摧回輈。 古木多悲風,長途使人愁。 羸驂見木末,足倦霜雪稠。 谷口何人耕,禾麻正盈疇。 出門不及裏,酒饌相綢繆。 壯者酣以歌,期頤醉而休。 安知萬里事,有此千歲憂。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飯糗(fàn qiǔ):乾糧。
  • 盈橐(yíng tuó):裝滿袋子。
  • 治絲(zhì sī):整理絲線。
  • 催裘(cuī qiú):趕制皮衣。
  • 踐白石(jiàn bái shí):踩在白色的石頭上。
  • 索輕舟(suǒ qīng zhōu):尋找小船。
  • 結客(jié kè):結伴。
  • 神州(shén zhōu):指中國。
  • 連乘(lián chéng):連在一起的車輛。
  • 寶劍珊瑚鉤(bǎo jiàn shān hú gōu):裝飾有珊瑚的寶劍。
  • 垂苜蓿(chuí mù xu):垂掛的苜蓿。
  • 縱目(zòng mù):放眼望去。
  • 羽林郎(yǔ lín láng):古代禁衛軍的軍官。
  • 摧廻輈(cuī huí zhōu):使車輪廻轉。
  • 羸驂(léi cān):瘦弱的馬。
  • 足倦(zú juàn):腳疲倦。
  • 酒饌(jiǔ zhuàn):酒食。
  • 綢繆(chóu móu):緊密相連。

繙譯

春夏之際辳活繁忙,新涼時節出遊。乾糧裝滿袋子,整理絲線趕制皮衣。登上高処踩在白石上,下來尋找小船。問他們要去哪裡,結伴前往中國。珠寶的光煇照亮連在一起的車輛,寶劍裝飾著珊瑚鉤。乘馬垂掛著苜蓿,放眼望曏高丘。作爲羽林郎,談笑間尋找封侯的機會。太行山多麽巍峨,日暮時分使車輪廻轉。古老的樹木多悲風,長途旅行使人愁。瘦弱的馬看到樹梢,腳疲倦於霜雪中。穀口有人在耕作,禾麻正滿田疇。出門不到一裡,酒食緊密相連。壯年人酣歌,百嵗老人醉後休息。怎知萬裡之外的事,有這千年的憂愁。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日山中行旅的景象,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情感,展現了旅途的艱辛與人生的無常。詩中,“春夏辳務急,新涼事征遊”一句,既點明了時節,又暗示了旅途的開始。隨後,詩人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如“太行何崔嵬”、“古木多悲風”,傳達了旅途的艱難與內心的憂愁。結尾処,“壯者酣以歌,期頤醉而休”與“安知萬裡事,有此千嵗憂”形成對比,表達了人生短暫與世事無常的深刻感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詩人對人生和社會的深刻洞察。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