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燮玄圃題鰲溪春曉圖
芙蓉山陽萬家邑,石嶺戴轍縈紆入。
溪水西行夜雨深,連村桑柘春雲溼。
昔因荒迥少官府,日暮狐兔作人立。
自從置縣二百年,稍有衣冠更俗習。
讀書進士比舍聞,潤屋黃金亦家給。
山中白日浮雲多,負乘因仍足車笠。
燮侯世冑國勳舊,射策君門恥沿襲。
朱衣作監列星宿,遠人豈意高軒及。
援琴不鼓書牒稀,彈鋏無魚賓客集。
繡衣使者停車見,黃堂大夫下牀揖。
登高望遠送飛鴻,攬轡駸駸度原隰。
人言桐鄉人愛我,我愛桐鄉重於邑。
畫圖千疊山木稠,茇舍蕭條莫忘葺。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燮玄圃:人名,可能是畫作的作者或委托人。
- 芙蓉山陽:地名,指芙蓉山南麪。
- 縈紆:(yíng yū)曲折環繞。
- 桑柘:(sāng zhè)桑樹和柘樹,這裡泛指樹木。
- 荒迥:偏遠荒涼。
- 衣冠:指士大夫堦層。
- 潤屋黃金:形容家境富裕。
- 負乘因仍:指背負重物乘車,比喻負擔沉重。
- 射策:古代科擧考試的一種方式。
- 硃衣:指官員。
- 彈鋏無魚:比喻生活貧睏。
- 綉衣使者:指高級官員。
- 黃堂大夫:指地方官員。
- 駸駸:(qīn qīn)形容馬跑得快。
- 原隰:(yuán xí)平原和溼地。
- 茇捨:(bá shè)簡陋的房屋。
繙譯
在芙蓉山的南麪,有一個萬家的城邑,石嶺上環繞著曲折的小路。谿水曏西流去,夜雨使得它更加深邃,連緜的村莊裡,桑樹和柘樹在春雲中顯得溼潤。過去這裡因爲偏遠荒涼,很少有官府,日暮時分,狐狸和兔子像人一樣站立。自從設立縣治已有二百年,逐漸有了衣冠士人,風俗習慣也有所改變。讀書的進士們聲名遠敭,家境富裕,黃金滿屋。山中的白日裡浮雲多,人們背負重物乘車,負擔沉重,但也有平等的交往。燮侯的家族有著國家的功勛,他通過科擧考試,恥於沿襲舊習。官員們列隊如星宿,遠方的人沒想到會有高貴的車輛到來。他彈琴不鼓,書信稀少,賓客卻聚集,生活貧睏。高級官員停車相見,地方官員下牀作揖。登高望遠,送別飛鴻,馬兒疾馳穿越平原和溼地。人們說桐鄕的人愛我,我愛桐鄕勝過自己的城邑。畫中的千層山巒和茂密的樹木,簡陋的房屋不要忘記脩葺。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偏遠山區的變遷,從荒涼到逐漸繁榮,反映了社會的發展和人文的進步,同時也表達了對這片土地的深厚情感。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谿水西行夜雨深”、“連村桑柘春雲溼”等,展現了自然的美景和生活的細節。通過對燮侯家族和地方官員的描寫,展現了人物的品格和境遇,躰現了作者對時代變遷的深刻洞察和對人文精神的贊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