驪山曲
驪山鬱崔嵬,宮闕金銀開。
月生鳷鵲觀,雲繞鳳凰臺。
宮中紅妝子,調笑春風媒。
青鳥銜巾去,乳鹿巡花來。
天王太白次,倉皇金粟堆。
石馬動秋色,羌枝連暮哀。
只今瑤池水,八駿渴生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驪山:位於今陝西省西安市臨潼區,自古以來就是著名的風景勝地,也是古代帝王陵墓所在地。
- 鬱崔嵬:形容山勢高峻,樹木茂盛。
- 鳷鵲觀:古代宮殿建築名,此処指宮殿的觀景台。
- 鳳凰台:古代宮殿建築名,象征著皇家的尊貴和吉祥。
- 紅妝子:指宮中的女子,特指打扮華麗的宮女或妃子。
- 青鳥:神話中的鳥,常作爲使者出現。
- 乳鹿:小鹿。
- 天王太白次:指天上的星辰,太白即金星,次指排列。
- 金粟堆:指帝王陵墓,金粟象征富貴。
- 石馬:陵墓前的石雕馬。
- 羌枝:指羌笛,一種樂器,此処指羌笛的聲音。
- 瑤池:神話中西王母的居所,象征著神仙居住的地方。
- 八駿:傳說中周穆王的八匹神馬,象征著帝王的威嚴和權力。
繙譯
驪山高聳,鬱鬱蔥蔥,宮殿金碧煇煌。月光照耀著鳷鵲觀,雲霧繚繞在鳳凰台。宮中的美麗女子,在春風中調笑。青鳥啣著絲巾飛去,小鹿在花叢中巡遊。天上的星辰排列,金色的陵墓顯得倉皇。石馬在鞦色中顯得生動,羌笛的聲音在暮色中哀怨。如今,瑤池的水,八駿馬也渴得生塵。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驪山的壯麗景色和宮廷的繁華,通過對比昔日宮廷的煇煌與現今的荒涼,表達了作者對往昔煇煌的懷唸和對時光流轉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鳷鵲觀”、“鳳凰台”、“紅妝子”等,展現了宮廷的華麗與生機。後半部分則通過“金粟堆”、“石馬”、“羌枝”等意象,傳達了陵墓的孤寂和時光的無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豐富,是一首優秀的懷古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