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戌四月十七日至臨川衝雲寺祝聖壽齋罷爲賦此詩
郭西寺門雙石頭,水檻相對林塘幽。
白花過雨落鬆暝,黃鳥隔溪鳴麥秋。
衰朽虛蒙宣室問,淹遲實愛小山留。
爲貪佛日同僧話,滿袖天香念舊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甲戌:古代干支紀年法中的一個年份,具體對應公曆哪一年需根據歷史背景推算。
- 臨川:地名,今江西省撫州市臨川區。
- 衝雲寺:寺廟名,位於臨川。
- 齋罷:齋戒完畢。
- 郭西:城郭的西邊。
- 水檻:水邊的欄杆。
- 鬆暝:松林中的昏暗。
- 麥秋:指麥子成熟的季節,即農曆四月。
- 宣室:指皇帝的宮殿,這裏借指皇帝的恩寵。
- 淹遲:停留,滯留。
- 佛日:佛教節日,這裏泛指與佛教相關的日子。
- 天香:指祭神用的香,這裏比喻高潔的氣息。
翻譯
城郭西邊的寺門旁有兩塊大石頭,水邊的欄杆對着幽靜的林塘。白色的花朵在雨後從松林中飄落,黃鳥隔着溪流在麥子成熟的季節鳴叫。我這衰老的身體虛榮地蒙受了皇帝的恩寵,實際上我更愛在這小山中停留。爲了在佛教節日與僧人交談,我滿袖帶着祭神用的香氣,懷念着舊時的遊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臨川衝雲寺齋戒完畢後的所見所感。詩中,「郭西寺門雙石頭」等句,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現了寺廟的幽靜與自然的和諧。後句「衰朽虛蒙宣室問」等,則表達了詩人對皇帝恩寵的謙遜態度,以及對隱居生活的嚮往。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宗教生活的熱愛,以及對世俗榮華的超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