賦雪洲

· 虞集
江上經年憶雪多,長洲化作玉坡陀。 舊時射虎迷蹲石,薄暮歸漁認擁蓑。 河伯作宮龍獻璧,湘靈遺佩鳳停梭。 鳧鷖容與江花發,更待春來生水波。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zhōu):水中的陸地。
  • 江上:江邊或江面上。
  • 經年:經過一年或多年。
  • 長洲:指江中的長形陸地。
  • 玉坡陀(tuó):形容雪覆蓋的陸地如玉一般潔白平坦。
  • 射虎:指古代的射箭活動,這裏可能指射箭的靶子或場景。
  • 蹲石:蹲伏的石頭,可能指射箭時站立的石頭。
  • 薄暮:傍晚,日落時分。
  • 歸漁:歸來的漁人。
  • 擁蓑(suō):穿着蓑衣,蓑衣是古代用來防雨的衣物。
  • 河伯:古代傳說中的水神。
  • 龍獻璧:龍獻上美玉,璧是古代的一種玉器。
  • 湘靈:湘水的女神。
  • 遺佩:遺留下來的玉佩。
  • 鳳停梭:鳳凰停止了織布,梭是織布的工具。
  • 鳧鷖(fú yī):指野鴨和鷗鳥。
  • 容與:悠閒自得的樣子。
  • 江花:江邊的花朵。
  • 春來:春天到來。
  • 水波:水面上的波紋。

翻譯

多年來,我常常在江邊想起那雪景,江中的長形陸地變成了潔白如玉的平坦之地。 曾經,我在這裏射箭,尋找那蹲伏的石頭作爲目標,而傍晚時分,我又能辨認出那些穿着蓑衣歸來的漁人。 河伯似乎在這裏建造了宮殿,龍獻上了美玉,湘水的女神留下了她的玉佩,鳳凰也停止了織布。 野鴨和鷗鳥在江面上悠閒自得,江邊的花朵盛開,只待春天到來,水面上的波紋會更加生動。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江上雪景的美麗與寧靜,通過對長洲雪景的描繪,展現了作者對自然美景的深切感受和懷念。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玉坡陀」、「射虎」、「擁蓑」等,生動地再現了雪後的江景。同時,通過神話傳說的融入,如「河伯」、「湘靈」、「鳳停梭」,增添了詩的神祕色彩和藝術魅力。最後,以「鳧鷖容與江花發,更待春來生水波」作結,表達了對春天到來的期待和對自然循環不息的讚美。

虞集

虞集

元臨川崇仁人,字伯生,號邵庵。先世爲蜀人。宋亡,父汲僑居崇仁。少受家學,讀諸經,通其大義。嘗從吳澄遊。成宗大德初,以薦授大都路儒學教授,歷國子助教、博士。仁宗時,遷集賢修撰,議學校事,主張學官當用經明行修成德之士,不可猥以資格用人。除翰林待制。文宗即位,累除奎章閣侍書學士。領修《經世大典》。帝崩,以目疾,又爲貴近所忌,謝病歸。卒諡文靖。集弘才博識,工詩文。有《道園學古錄》、《道園遺稿》。 ► 49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