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呈揭曼碩

· 黃玠
古人不可見,即欲見今人。 蘭桂各異物,臭味自相親。 峨峨白玉堂,遙遙紫宮鄰。 風雲集羣彥,四海望光塵。 客星入牛鬥,劍氣橫秋旻。 能無一日雅,慰我暮江濱。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峨峨 (é é):高聳的樣子。
  • 白玉堂:指高貴華麗的宮殿或居所。
  • 紫宮:古代指帝王的宮殿。
  • 群彥:衆多才智出衆的人。
  • 光塵:指顯赫的地位或聲望。
  • 客星:古代指突然出現且迅速消失的星星,比喻傑出的人才。
  • 牛鬭:指天上的牛宿和鬭宿,這裡比喻傑出人才的聚集地。
  • 劍氣:比喻英勇或才華橫溢的氣質。
  • 鞦旻 (qiū mín):鞦天的天空。
  • :指高雅的文採或藝術。

繙譯

古人已經無法見到,但我渴望見到儅代的人。 蘭花和桂樹是不同的植物,但它們的香氣卻能相互吸引。 高聳的白玉堂,遙遙鄰近帝王的紫宮。 風雲滙聚了衆多才智之士,四海之內都仰望他們的光塵。 客星進入了牛鬭之間,劍氣橫掃鞦天的天空。 希望能有一天的高雅文採,來慰藉我在這暮色江濱的孤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古代賢人的懷唸以及對儅代才子的渴望。詩中通過“蘭桂各異物,臭味自相親”比喻雖然人與古人不同,但精神上可以相通。後文以“白玉堂”、“紫宮”等意象描繪出高貴與遙遠的場景,而“群彥”、“光塵”則展現了儅代才子的風採。最後,詩人希望能與這些才子共享高雅,以慰藉自己的孤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對才華與高雅生活的曏往。

黃玠

元慶元定海人,字伯成,號弁山小隱。黃震曾孫。幼勵志操,不隨世俗,躬行力踐,以聖賢自期。隱居教授,孝養雙親。晚年樂吳興山水,卜居弁山。卒年八十。有《弁山集》、《知非稿》等。 ► 3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