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志道別都門

竹寺西軒共聽琴,杏花猶記紫囊吟。 溪山老我扁舟興,風雨知君萬里心。 滄海夜潮銀漢溼,蓬萊春樹碧雲深。 三年離別尊前話,傾倒何時更似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紫囊吟:指紫色的錦囊中所吟詠的詩句,這裡可能指張志道所作的詩。
  • 扁舟興:指乘小舟遊玩的興致。
  • 銀漢溼:銀漢即銀河,溼指銀河在夜潮中顯得溼潤,形容夜空中的銀河如同被海水打溼。
  • 碧雲深:碧雲指青雲,深指雲層厚重,形容春樹之上的雲彩濃密。

繙譯

在竹林旁的西側小閣,我們一起聆聽琴聲,還記得那杏花盛開時,你從紫色的錦囊中吟詠詩句。 谿山的美景讓我想起了乘舟遊玩的興致,而風雨則知曉你遠行萬裡的心意。 夜晚,滄海上的潮水似乎打溼了銀河,春天,蓬萊仙島上的樹木在碧雲深処顯得格外幽深。 三年的離別,我們在酒盃前廻憶往事,不知何時才能再次像今天這樣暢談傾訴。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與張志道在都門分別時的深情廻憶與不捨。詩中通過“竹寺西軒”、“杏花”、“紫囊吟”等意象,勾勒出一幅靜謐而充滿詩意的畫麪,表達了兩人深厚的友情和對往昔美好時光的懷唸。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抒發了對友人遠行的關切與對未來重逢的期盼,情感真摯,意境深遠。

黃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肅。篤志勵學,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出爲湖廣儒學提舉。時人重其學行,稱樵水先生。有《春秋經旨》、《四書一貫》。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