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丑三月七日會同年於城南子期工部仲禮省郎世文編修文遠照磨學升縣尹子威主事克成祕書至能照磨子通編修凡十
川鳧浴日金粼粼,垂楊馬嘶三月春。
遊蜂舞蝶總愛客,飛絮落花時近人。
東風吹水入銀甕,芳草爲我鋪綠茵。
更催朝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塵。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川鳧(fú):水鳥名,即野鴨。
- 金粼粼:形容水麪波光閃爍的樣子。
- 魏紫:牡丹花的一種,紫色。
- 南山塵:指南山上的塵土,這裡比喻高遠之地。
繙譯
水鳥在日光下沐浴,水麪波光閃爍如金。垂柳依依,馬兒嘶鳴,正是三月的春天。遊蕩的蜜蜂和舞動的蝴蝶似乎都在熱情地迎接客人,飛舞的柳絮和落下的花朵時常靠近人們。東風吹拂水麪,倣彿將芳香注入了銀色的甕中,青草爲我鋪就了一片綠色的地毯。朝陽的露水倣彿在催促著,要將那紫色的牡丹染得更加豔麗,舞袖一揮,便拂去了南山之巔的塵土。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通過水鳥、垂柳、馬嘶、遊蜂、舞蝶等元素,生動地展現了春天的活力和美麗。詩中“川鳧浴日金粼粼”一句,以金色的波光映襯出日光的燦爛,而“遊蜂舞蝶縂愛客”則賦予了自然以人的情感,顯得親切而溫馨。後兩句“更催朝露染魏紫,舞袖一拂南山塵”則通過誇張和想象,表達了詩人對春天美景的贊美和對自然的熱愛。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和詩人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