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李子威代祀嵩衡淮海三首

天香出金門,春色動遠山。 使者持節去,翩如跨雙鸞。 崔嵬嵩少峯,卓立乾坤間。 中夜南極浮,星河繞天壇。 石室有寶書,泉鳴玉珊珊。 安得揖浮丘,青雲驂羽翰。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天香:指宮廷中祭祀用的香。
  • 金門:指皇宮的門。
  • 使者持節去:使者拿著代表皇帝的符節出發。
  • 翩如跨雙鸞:形容使者行動輕盈,如同騎著雙鸞飛翔。
  • 崔嵬:形容山峰高大雄偉。
  • 嵩少峰:指嵩山,中國五嶽之一。
  • 卓立:高聳獨立。
  • 乾坤間:天地之間。
  • 中夜:半夜。
  • 南極浮:指南極星在夜空中浮現。
  • 星河:銀河。
  • 天罈:古代帝王祭天的地方。
  • 石室:山中的石洞。
  • 寶書:珍貴的書籍,這裡指道教的經書。
  • 玉珊珊:形容泉水聲清脆悅耳。
  • :古代的禮節,表示尊敬。
  • 浮丘:傳說中的仙人。
  • 青雲驂羽翰:比喻飛陞成仙,青雲指高空,驂羽翰指仙人的坐騎。

繙譯

宮廷中的香菸裊裊陞起,春天的氣息觸動了遠方的山巒。使者手持皇帝的符節,輕盈地如同騎著雙鸞飛翔而去。嵩山巍峨聳立,高高地矗立在天地之間。夜半時分,南極星在夜空中浮現,銀河環繞著天罈。山中的石洞裡珍藏著寶貴的道教經書,泉水叮咚作響,清脆悅耳。真希望能曏仙人浮丘致敬,乘坐青雲之上的仙馬,飛陞成仙。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使者代祀嵩山、衡山和淮海的場景,通過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展現了使者出行的莊嚴與神秘,以及嵩山的高大雄偉。詩中“天香出金門,春色動遠山”以宮廷的香菸和春天的氣息開篇,營造了一種神聖而祥和的氛圍。後文通過對嵩山的描繪,以及對星河、天罈、石室等元素的運用,搆建了一個宏大而神秘的宇宙圖景,表達了詩人對仙境的曏往和對自然的敬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滿了濃厚的道教色彩和超脫塵世的情懷。

黃清老

元邵武人,字子肅。篤志勵學,泰定帝泰定四年進士,除翰林國史院典籍官,遷應奉翰林文字兼國史院編修。出爲湖廣儒學提舉。時人重其學行,稱樵水先生。有《春秋經旨》、《四書一貫》。 ► 8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