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彥昭書巢
鄭生結屋名書巢,豈欲巢居似巢父。
風南枝北兩相忘,焉用繆綢開牖戶。
我聞在昔巢父時,大道何曾立言語。
只從書契造文字,後來作者多如雨。
生今所藏竟何書,吾欲滄浪濯纓去。
盡令無用束高閣,坐使民風返淳古。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繆綢(móu chóu):指細緻的綢緞,這裏比喻精心的佈置。
- 書契:古代的文字記錄。
- 滄浪:指江河,這裏比喻洗滌心靈。
- 濯纓:洗滌帽帶,比喻淨化心靈,源自《楚辭·漁父》。
- 束高閣:比喻將書籍閒置不用。
翻譯
鄭彥昭建造了一個名爲「書巢」的小屋,他希望自己的居所能像古代的巢父那樣簡樸。屋內南風北枝,自然相融,無需精心佈置窗戶和門。我聽說在古代巢父的時代,大道不言而喻,自從有了文字記錄,後來的學者如雨後春筍般涌現。鄭彥昭收藏了哪些書籍呢?我想要去江河洗滌心靈,將那些無用的書籍束之高閣,讓民風迴歸淳樸古樸。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鄭彥昭「書巢」的描繪,表達了對簡樸生活的嚮往和對書籍的珍視。詩中「繆綢開牀戶」與「書契造文字」對比,突顯了作者對自然與文字的深刻理解。末句「盡令無用束高閣,坐使民風返淳古」則寄寓了作者對社會風氣迴歸淳樸的期望。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體現了元代文人對理想生活的追求和對文化傳承的重視。
黃玠的其他作品
- 《 觀打春 》 —— [ 元 ] 黃玠
- 《 當湖早行 》 —— [ 元 ] 黃玠
- 《 趙初心坐中贈中上人一元 》 —— [ 元 ] 黃玠
- 《 送吳季良海運歌 》 —— [ 元 ] 黃玠
- 《 與樑邦彥對雪飲酒禁體 》 —— [ 元 ] 黃玠
- 《 庚辰四月廿日赴謝氏館吳季良攜酒爲別 》 —— [ 元 ] 黃玠
- 《 與戴彥季張和倫遊南山玲瓏洞 》 —— [ 元 ] 黃玠
- 《 薄薄酒奉別吳季良二首 》 —— [ 元 ] 黃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