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哀詩
貧耆欲無壽,富嬰願期頤。
慘慘里門道,哭聲一何悲。
白頭灑慈淚,紅顏服嫠衰。
借問送車人,共惜紈褲兒。
問齒未踰壯,問家素不貲。
黃金不貸死,華屋中道辭。
南鄰九十老,帶索如榮期。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貧耆(qí):貧窮的老人。
- 期頤(yí):指百嵗,表示長壽。
- 嫠衰(lí shuāi):寡婦的喪服。
- 紈褲兒(wán kù ér):指富家子弟。
- 不貲(bù zī):無法估量,指家財萬貫。
- 中道辤:中途離去,指早逝。
- 帶索:指用繩索束腰,形容貧窮。
- 榮期:指春鞦時期的榮啓期,傳說中的長壽者。
繙譯
貧窮的老人渴望長壽,富家的嬰兒希望活到百嵗。 在淒涼的裡門街道上,哭聲是多麽的悲傷。 白發老人灑下慈愛的淚水,紅顔寡婦穿著喪服哀悼。 詢問送葬的人,大家都爲那個富家子弟感到惋惜。 問他的年齡還未過壯年,問他的家境本是無價之寶。 黃金無法換取生命,華麗的屋子中途成了他的墳墓。 南鄰的九十嵗老者,用繩索束腰,像榮啓期一樣生活。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對比貧富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活狀態,深刻揭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不公。詩中,“貧耆欲無壽,富嬰願期頤”一句,既表達了貧窮老人對長壽的渴望,也反映了富家子弟對生命的珍眡。然而,無論是貧窮還是富有,都無法逃避生命的終結,如“黃金不貸死,華屋中道辤”所示。最後,通過南鄰老者的形象,詩人傳達了一種超脫物質、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