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昭陵:指唐太宗的陵墓,這裏代指唐太宗。
- 逸少:指王羲之,字逸少,東晉著名書法家。
- 獻之:王羲之的兒子,也是著名書法家。
- 定武殘碑:指定武年間(唐太宗年號)的碑刻,這裏特指王羲之的《蘭亭序》碑刻。
- 剝落刓煙剜雨:形容碑文因歲月侵蝕而模糊不清。
- 繭紙:古代一種質地堅韌的紙,常用於書法。
- 臨摹:模仿前人的書法作品。
- 樂事賞心:指欣賞書法的樂趣。
- 永和年:王羲之創作《蘭亭序》的年份。
- 小草斜行:形容書法中的草書風格。
- 野鶩家雞:比喻書法的不同風格,野鶩指自然、不拘一格的風格,家雞指規矩、傳統的風格。
翻譯
蘭亭的書法作品未能留在唐太宗的陵墓中。老逸少,即王羲之,是獻之的父親。渡江來到定武,那裏的殘碑,經歷了風雨的侵蝕,字跡已經模糊不清。
即使使用新的繭紙來模仿,那些欣賞書法的樂趣也已隨風而去。永和年間,王羲之的小草書風格,到了野鶩與家雞難以區分的地方。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述蘭亭書法的歷史和變遷,表達了作者對王羲之書法藝術的敬仰與懷念。詩中,「蘭亭不肯昭陵住」一句,既表達了對蘭亭書法未能永久保存的遺憾,也暗含了對唐太宗未能珍藏這一藝術瑰寶的惋惜。後文通過對定武殘碑的描繪,進一步強調了時間的無情和藝術的脆弱。最後,通過「野鶩家雞」的比喻,反映了書法藝術中傳統與創新、規矩與自由之間的張力,體現了作者對書法藝術多樣性的深刻理解和尊重。
馮子振的其他作品
- 《 詠梅三十首 其五 嶺梅 》 —— [ 元 ] 馮子振
- 《 梅花百詠庭梅 》 —— [ 元 ] 馮子振
- 《 鸚鵡曲 · 憶難鳴山舊遊 》 —— [ 元 ] 馮子振
- 《 鸚鵡曲 · 處士虛名 》 —— [ 元 ] 馮子振
- 《 奉皇姊大長公主命題王鵬梅金明池圖 》 —— [ 元 ] 馮子振
- 《 正宮 · 鸚鵡曲 · 四首 》 —— [ 元 ] 馮子振
- 《 題揚州瓊花 》 —— [ 元 ] 馮子振
- 《 鸚鵡曲 · 拔宅衝生圖 》 —— [ 元 ] 馮子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