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燮(xiè):調和,和諧。
- 禦史:古代官職,負責監察官員。
- 鼇頂:指高聳的山峰或建築物的頂部。
- 畫省:指禦史台,因其牆壁上常繪有圖畫而得名。
- 霜台:指禦史台,因其負責監察,如同鞦霜一樣嚴寒。
- 旌旄(jīng máo):古代用羽毛裝飾的旗幟,常用來指揮軍隊或作爲官員的標志。
繙譯
紅杏和碧桃在鼇頂上盛開,青年麪容白皙,騎馬歸來。 本應隨鸞鳳沖上雲霄,卻因豺狼而放緩了步伐。 鉄鑄的冠梁麪對著畫省,綉制的衣衫照亮了霜台。 使者騎馬往返於東西之道,欲候旌旄卻自愧不如。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位禦史的形象與心境。詩中,“紅杏碧桃”與“青年白皙”形成鮮明的色彩對比,展現了禦史的青春與活力。然而,“本隨鸞鳳沖霄去,卻爲豺狼按轡來”揭示了他本應高飛遠翔,卻因現實睏境而不得不放緩腳步的無奈。後兩句通過對禦史服飾與職責的描寫,進一步強調了他的身份與責任。結尾処,“欲候旌旄愧不才”則表達了禦史對自己能力的自謙與對職責的敬畏。